原创传记:没有书的世界我会很悲哀(四)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红楼一痴
摘要:我尤其注重唐宋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刘伯严老师在讲文学史的时候特别强调过要读文学批评史,在省教育学院是没有开设这一课程的,批评史的内容都是贯穿在文学史中讲解的。我深刻领会了孟子的“知人论世”的思想。…

(二十八)

经过一两天的思考,我决定回到我的母校工作。就这样我放弃了去邵阳一中试教的机会,期末考试一结束就盼望着领到毕业文凭回家度假。

暑假终于到了,私下里打听到今年进一中的人要试教。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个准备啊。我只好又拿起了高中语文教科书,分文体研读起来。散文、诗歌、小说还有古文如何教,我企图摸索点方法出来。因为我从未教过高中,对教材的要求把握得没有分寸。所以趁一中高三暑假补课其间我去听过几堂课,算是比较认真的学习了。夜晚老是在思考着一些问题,怎么把教学搞的生动有趣,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按照以往的惯例,调进的老师试教是没有学生的,只有坐在教室里的几位评委。这样的试教与正式上课是有很大区别的,最容易出现怯场或卡壳的现象。据说要与正式上课一样保留双边活动,体现教学动态过程,这个难度就大了许多。

我把在湖南教育学院的复印资料细细的过目了,把凡是与有可能试教的课文相关的资料都认真的研读了,要是真的备好一堂课实在是不容易啊。我想假期反正无事可干,就多读读高中教材吧,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我从几位老师处借到部分参考书籍和备课资料,把第一册到第四册的各种文体的课文有选择的试着备课,每一篇文章我找了好些资料,绝不用现成的教案书。一篇课文反复朗读又默读,然后再思考确定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想有突破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更需要动脑经的。那时的备课完全是凭着个人的刻苦与毅力,凭着一种想一举成功的念头在苦干实干的。令人遗憾的是,试教我只是个第二名,另一个关系户远远超出了我。因为他的第一学历是中专,原则上是没有报名试教的资格的,但是有教育局某重要人物的介入就报了名,如果不比第二名高出许多学校在审查时就可能会取消他,因此有受了贿的评委就狠下心,昧了良心。不过那个老师进来之后被学校安排在初中部教初一的语文和地理课。后来听人说他没有进入高中部怪得是我在搞他的鬼,我知道后只觉得好笑。有这种必要吗?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试教后不久女儿在出生了,从此家里热闹了。女儿的降临带给我无尽的兴奋与快乐,也给我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初为人父的我在兴奋快乐之中饱含理想,充满了热情,我希望她长大以后继承父母的事业作教师,或是作名优秀的医生,因此给她取名陈杏。杏坛或杏林都是美好的园地,孔子杏坛讲学授徒,有弟子三千,可谓桃李满天下。

我被学校安排当了班主任。这是我教的第一届高中生,我倍加珍惜,像呵护我的小女儿一样呵护着他们这群小可爱。为了赢得学生与家长的信任,为了站稳这三尺讲台,也为了不给母校摸黑,也更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我努力地对待每一节课,用心备好每一堂课,以饱满的激情走进课堂,以满足的兴奋走下课堂。我第一次听到学生在课堂上对我的讲解不自觉的鼓起了掌。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刻,也是我最难忘的时刻。我感受到给与学生知识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为了尽快适应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我努力吸取课外知识,努力地做到有针对性的读与教材相关的书籍。高一第一册的古文是传统的经典之作,其中《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等儒家经典都选进来了,以前这些文章是高二或高三的内容,所以难度较大。为了尽快的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必须有系统的再读孔孟。这个时候《论语》与《孟子》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两道菜。陈蒲清教授的《论语注译》、李泽厚的《论语新解》以及杨伯峻老先生的《孟子注译》我都比较着细读了。最欣赏李泽厚,他一直是我崇拜的学者,用目前流行的话说“我是他永远的粉丝”,他的注解与分析层次很高,以哲学家的思维解读孔子,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陈教授的是普及本,综合了前人很多的学术成果,对于中学生阅读比较适合。我是把《孟子》与《荀子》对照着读的,似乎觉得《荀子》的思想更好接受一些,我个人是十分赞成荀子“性本恶”的。我读过佛教方面的一些书籍,结合荀子的思想,我认为正因为“人性本恶”才更需要修行啊,修行是抑制恶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论语》《孟子》中的大部分篇章我是很熟悉的,但教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学生毕竟没有系统的读过这两部典籍啊。我只好在班上推介这两部书,说:“这是中国文化的宝典,经典之中的经典,大家多读读,从中会受到诸多教益,读书为人均少不了它。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一生就是运用儒学修身治业的。因此,这是中国最有智慧的典籍,大家在高中阶段不能不读啊!”

大学时候读《论语》《孟子》时的感觉与需要是不同于教书时重读的。那时只觉得要好好的读完读懂它,尽可能系统一点。而现在教学,尤其是教高中生,可不能一股脑儿地兜售给他们啊,必须有选择地传授。否则就成了知识贩子了。因此我必须浓缩,必须提炼,有针对的选择内容深入浅出的教授。为了让学生好接受,我从读书做学问、为人处世,如何交朋结友等几个方面来阐释《论语》和《孟子》。孔子孟子是怎么读书的,他们如何要求学生的,对待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怎样的,我都从两部书里选出有关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们似乎容易接受一些,我讲起来也有条理一些。在教授两篇文章后我感触很深,要给学生一杯水真的不再是要求老师有一桶水了,老师应该是源源不断的溪流啊。

在课余,我想好好的趁机读读儒家典籍,有系统的读书是要毅力的,更何况大量的时间已然不再属于我个人所有了。作了班主任,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加之身体一日不比一日,嗷嗷待哺的女儿也需要照看。我充分的利用早晚辅导的时间看书,因为语文辅导学生问题目的很少,而对于教材我自认为钻研得比较深透,因此几乎没有遇到让我头疼的问题。

一个机会让我接触了一套书。那是接待邵阳市教育局教科所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担任了公开课的任务,学校没有相关教学磁带和光碟,我就自己掏钱去了新华书店购买,碰巧遇上了姜林详主编的《中国儒学史》,如获至宝,记得当时没有带足够的钱,而书只有一套,我匆匆打车跑回家又匆匆来到新华书店,二话不说就买回家里,它成了我早读的必修读本。这是套大型学术著作,七位作者各著一本,都是较有名望的中年专家。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把它读完了,对历史上为儒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均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相关文章】好搜一下
陈晓明:《漫谈端午》

陈晓明:《漫谈端午》

江苏盐城/陈晓明每年端午,都会有很多朋友发来短信道一声:端午节快乐!按理说,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