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0章:渔 父

【题解】

此篇通过对儒家仁义忠孝观念和礼乐制度的批判,表达了作者“法天贵真”的思想,这与本书其它篇章所表现出来的“全真”、“葆真”、“返真”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因此,唐宋以来怀疑此篇是伪作的说法不足为据。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1],休坐乎杏坛之上[2]。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3]。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4],被发揄袂[5],行原以上[6],距陆而止[7],左手据膝[8],右手持颐以听[9]。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10]。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11]?”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12],身行仁义[13],饰礼乐[14],选人伦[15],上以忠于世主[16],下以化于齐民[17],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18]?”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19]?”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20],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21]。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22]!”

【注释】

[1]游:游玩。 缁帷之林:林名。缁,黑色。帷:帷幕。

[2]休:休息。 杏坛:泽中高处曰坛,因多杏树,故谓“杏坛”。传说为孔子聚徒讲学处。

[3]鼓琴:弹琴。

[4]交:俱,全。

[5]被:通“披”。 揄:挥。 袂(mi妹):衣袖。

[6]行原:沿着高平的岸边行走。

[7]距:至。 陆:高地。

[8]据:按。

[9]持:托。 颐:下巴。

[10]族:姓氏。

[11]治:从事。

[12]性:率性。 服:信服。

[13]行:践履,实行。

[14]饰:修饰。

[15]选:择定。

[16]世主:国君。

[17]齐民:平民。

[18]土:土地,指国家。 君:君主。

[19]佐:辅臣。

[20]还:转身。

[21]真:天然的本性。

[22]分:离。 道:大道。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1]:“其圣人与[2]!”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3],顾见孔子[4],还乡而立[5]。孔子反走[6],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7],丘不肖[8],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9],幸闻咳唾之音[10],以卒相丘也[11]。”

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12],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13]。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14],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15]。故田荒室露[16],衣食不足,征赋不属[17],妻妾不和,长少无序[18],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19],爵禄不持[20],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21],贡职不美[22],春秋后伦[23],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24],诸侯暴乱,擅相攘伐[25],以残民人,礼乐不节[26],财用穷匮[27],人伦不饬[28],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29]。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30]!且人有八疵[31],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32];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33],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34],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35],谓之慝[36];不择善否[37],两容颊适[38],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39],变更易常,以挂功名[40],谓之叨[41];专知擅事[42],侵人自用[43],谓之贪;见过不更[44],闻谏愈甚[45],谓之很[46];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47]。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注释】

第1页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页

第20章:渔 父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庄子讲读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