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知 北 游
【题解】
此篇无非是把大道的特点归结为一个“无”字。在本文作者看来,大道虽然无所不在,凡昭昭可见的事物,大至天地,小如蝼蚁、稊稗、瓦甓、屎溺等等,都在它的包举之内,但它本身却绝对虚无,至明者不能见其形,至聪者不能审其声,至智者不可定其是非,至辩者不能论其贵贱,而只有如无为谓那样忘其知,然后才可以悟其真;只有像狂屈那样忘其言,然后才可以与其相似,否则便落形迹,便非真道。故文章开端就以知者北游寄寓返虚还源之意,而篇末以无言、无为归到“无”字之上。由此可见,庄子所谓的“道”是玄虚不可捉摸的,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知北游于元水之上[1],登隐弅之丘[2],而适遭无为谓焉[3]。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4]: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5]?何从何道则得道[6]?”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7],登狐阕之上[8],而睹狂屈焉[9]。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10]。狂屈曰:“唉[11]!予知之,将语若[12],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13],其孰是邪[14]?”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15],狂屈似之[16];我与汝终不近也[17]。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18],德不可至[19]。仁可为也,义可亏也[20],礼相伪也[21]。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22]。’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23],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24]!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25]!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26]!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27],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28],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29],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注释】
[1]知:虚构的人名。 元水:虚构的水名,比喻幽玄之境。元,通“玄”。 上:当为“北”字之误。
[2]隐弅(fn纷):虚构的丘名。
[3]适:刚好。 遭:遇。 无为谓:虚构的人名。
[4]若:你。
[5]处:居。 服:行。 安:习惯,引申为使符合。
[6]何道:即“何从”。
[7]反:同“返”。 白水:虚构的水名。
[8]狐阕:虚构的丘名。
[9]狂屈:虚构的人名。
[10]之:此,代指上文“何思何虑则知道”三句。
[11]唉:答应声。
[12]语:告诉。
[13]彼与彼:指无为谓与狂屈。
[14]孰:谁。 是:对。
[15]彼:那个,那位。
[16]似之:接近于大道。
[17]不近:未接近于大道。
[18]致:招致,得到。
[19]至:达到。
[20]亏:亏残。
[21]相:助长。
[22]华:浮华,伪装。
[23]归根:谓返归大道。
[24]大人:指能体悟大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