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平 准 书
题解:
“书”是《史记》的“五体”之一,以“典章经制”为线索,记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本纪”、“世家”、“列传”主要以人物为中心,“表”以时间为中心,而“书”既然以“典章经制”为线索,实际上是以“事”为中心,而且,此“事”不是一人一时之“事”,而是“历史中某方面的集体生活的维系与反映”,需要“将积累的许多事加以综合条贯,其意义与作用乃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论史记》)。司马迁以“书”表现此种特殊之“事”,从中可以看出他高超的历史整合能力。
《汉书司马迁传》声称《史记》“十篇缺,有目无篇。”颜师古注《汉书》引张晏语说缺的十篇是《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三王世家》、《傅靳蒯成列传》、《龟策列传》、《日者列传》。“五体”之中,亡佚最多的是列传与书。不过,七十篇列传仅亡佚三篇,而“八书”就亡佚了三篇,“书”的亡佚从比例上来讲是最高的。
尽管《礼书》、《乐书》亡佚了,但结合《太史公自序》,我们知道司马迁在“八书”中首标“礼书”、“乐书”,暗示出其以礼乐治天下的政治理想。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又说:“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大变,作《律书》第三”,可见《律书》本是兵书,我们现在所看到《律书》则是补缺者析《律历书》为二的结果。此外,《天官书》记天文历法,《封禅书》载封禅制度,皆以“通古今之变”的作史精神对各种制度的古今变迁作了系统记述,惟有《平准书》只记述了从高祖立国到汉武帝时的财经政策,而且着重记述武帝时的财经政策。为究其原因,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但迄今尚无定论。
用古人的话说,“此篇叙事错综”,以至有些学者还因此怀疑《平准书》是否为司马迁所作。所以,为了使大家对于本文内容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不妨先对本文作一番梳理。我们的梳理从一个问题入手。
许多学者认为,《平准书》表现出对汉武帝财经政策的批判与否定态度。是否如此呢?其实,只要梳理清楚汉武帝改革财经政策的背景、财经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效果、影响如何,这个问题基本上就可以回答。
先看汉武帝改革财经政策的背景。经过汉兴七十余年的努力,到汉武帝即位时其实有着很好的经济形势。《平准书》对此有着生动的记述:
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可是,这大好的经济形势在汉武帝时却被破坏了,从《平准书》中我们可以归纳经济形势被破坏的原因:
一是汉武帝好大喜功,黩武开边。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军费,而且,汉武帝安抚四夷的“少数民族政策”规定,被征服的四夷不必交纳租税,置新郡时又将这些租税转嫁给内地百姓。另外,奖励军功亦是相当庞大的开支。
二是汉武帝穷奢极欲,大肆兴作。《平准书》中便载其修昆明池、作柏梁台、广苑囿。他还喜爱巡游,其所过之处官府竞相逢迎,供奉奢华,甚至于还出现地方官因来不及作好招待他的准备而自杀的事情,对地方的扰乱可想而知。
三是汉武帝访道求仙,大搞封禅,其花费亦不可胜计。除本篇记载之外,还可参看《封禅书》。
四是兴修水利所费甚巨。“作者数万,各历二三朝,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 除本篇记载之外,还可参看《河渠书》。
五是救荒赈灾,动辄“其费以亿万计,不可胜数。”
六是富豪奸商垄断商品,囤积居奇,将财富用于自已的奢侈生活而不为国家的财政开支出力,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平准书》中记载的卜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他还多次将财物捐给国家。可是,虽然他被树立为“模范人物”,“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愿意为国家贡献财物的人极少。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改革了财经政策。财经政策及其效果影响主要如下:
改革币制。政府起初试图减轻钱重以便利流通,求得商业发展。但是结果不如人意,反而造成了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局面。后来不得不逐渐增加钱重,还通过改铸钱、官铸钱等方式以打击商人。无疑,汉政府从中得到很多好处,尤其是改铸钱、宣布旧钱无效,使士农工商通过各种辛勤劳动换来的硬通货,一夜之间化为废铜。但受害者主要是农、工百姓,对商人的打击却很有限:钱币多变,他们便“多积货逐利”。政府获利也是短暂的,并不能使商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经济状况。
算缗。也即向商人征收财产税,“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汉书西域传》),重利盘剥,而且连商人们的运输工具都征收重税,大大限制了商品的流通,摧残了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