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典诗歌要注意的十个方面
八、诗词的篇幅有限,要做到言简意丰,必然在行文时有跳跃性,较多省略。阅读时要注意借助有限的文句,把省略成分补充出来,以便获得较完整的意象,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艺术趣味。
如:欧阳修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幕,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
此词写闺怨。词风深稳妙雅,深,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意深。一、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见,眼中唯有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二、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正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幻化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三、花儿竟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令人纳闷。四、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她怎能不伤心呢?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衬托人物主观情感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尤其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需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也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很不确定。意象之间的联系要去想象、补充,又不允许你把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起来就没有诗味了。
上词中“门掩黄昏”。要抓住诗人赋予物象以孤独、迟暮之意来触发思维,进行联想和补充。可以理解为①黄昏时将门关上,因为估计丈夫不会回来了。②将黄昏关在门外,因为黄昏景色容易触人思恋迟暮之感。③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内,关住春光不让它流走,来寄托她青春年华不要很快流逝。
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传统诗话中的一个著名概念,它也是赏析诗歌的一把钥匙。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不明确写出作品描写对象的名称,二是不明确写出喜怒哀乐的字样,而是含蓄地把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
如张演的《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没有一个喜字,但通篇洋溢着农人的喜悦之情,其中“肥”“醉”,无不传达出掩饰不住的喜悦。
又如: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宋洪迈《容斋随笔》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结合内容对此词作一说明。
全诗共四句,首句点出地点:一座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写宫中的环境和时令:红花盛开,春意浓浓,但宫中寂寞无语;三句点明人物:几个白头宫女;四句描述事件:她们正闲坐漫谈天宝遗事。二十字将全诗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表现出来。更妙的是,我们还可以透过“寥落”“寂寞”“红”“白”等字眼,联想到宫女们年轻时的美艳和年老时的憔悴,她们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和对盛衰的切身感受。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呢?
以乐景写哀情,盛开的宫花和冷落的行宫相对照,红艳的花朵和苍白的头发相对照,红花美景和凄寂心境相对照――乐景之中尽显哀情。
十、不要望文生义。古典诗歌所描述的生活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古人的文字修养、艺术趣味也与今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读古文要有历史眼光,要顾及全篇,必要时还要借助有关注释,千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凭现代社会现象和字面意思解读古文。
例如:“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点点”不是“一点点”的意思。
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对诗中传达的情感一定要顾及全篇,才能准确把握。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有人认为这两句是故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体现了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第四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末句显然是一种夸张,清人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边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为什么作谐谑语读便妙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此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可见三、四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情感,而且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放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