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解永恒的道
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译文:
达到被动性的最极致,紧紧地守住宁静的基础。
万物形成,然后进入活动,我观照着它们退回到静止状态。就好象植物茂盛地成长,然后又回到它所长出来的根部(泥土)。
回到根部就是静止,它被称为回到一个人的命。回到一个人的命就是找到永恒的道,知道永恒的道就是成道。不知道永恒的道就会招致灾难。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死亡就是命运,它必须如此,因为它就是一切的来源,你来自死亡,也回归到死亡。生命只是两个空无之间的一个片刻,只是一只小乌在两个不存在的状态之间的飞翔。
如果死亡就是命运,而它的确是如此,那么整个生命就变成为它的一个准备或一种训练----训练成如何死得很正确、如何死得很全然。整个生命都在学习如何去死,但是不知道怎么样,有一个关于死亡的错误观念已经进入了人类的头脑,那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死亡是敌人,这是所有错误观念的基础,这是人类远离永恒的法则、远离道而走入歧途的基本原因。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它必须被加以了解。
人类把死亡看成生命的敌人,好象死亡是要来摧毁生命的,好象死亡是反对生命的。如果你持这样的观念,那么当然你必须跟死亡抗争,然后生命就变成一种对抗死亡的努力,这样的话,你就是在跟你自己的来源抗争,你就是在跟你自己的命运抗争,你就是在跟某种将会发生的事情抗争。这整个抗争是荒谬的,因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它是某种外在于你的东西,那么它是可以避免的,但它在你里面,你一生下来就携带着它。事实上,当你开始呼吸的时候,就在同一个片刻,你就已经开始在走向死亡。说死亡到最后才来是不正确的,它打从一开始就一直跟着你,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你最内在的核心,它跟着你一起成长,然后有一天它走到了顶点,有一天它达到了开花。死亡的那一天并不是死亡来临的那一天,它是一种开花。在你有生之年这一段期问,死亡都一直在你里面成长,现在它已经达到了顶峰,而一旦死亡达到了顶峰,你就消失而退回到源头。
但是人类探取了一个错误的态度,那个错误的态度会产生奋斗、抗争、和暴力。一个认为死亡是反对生命的人永远无法成为非暴力的,他不可能如此,一个认为死亡是敌人的人永远无法安逸,永远无法好象在家里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当敌人随时都在等着你,你怎么能够安逸呢?它将会跳到你身上,将你摧毁。当死亡就在角落那边等着你、当死亡的影子一直罩在你身上,你怎么能够不紧张呢?它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死亡就在那里,你怎么能够休息呢?你怎么能够放松呢?敌人是不允许你放松的。
因此人们会有紧张、焦虑、和痛苦。你越是跟死亡抗争,你就越会变得被焦虑所折磨,你一定会变成如此,那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如果你跟死亡抗争,那么你一定会遭到挫败,对于一个到最后一定会遭到挫败的人生,你怎么快乐得起来呢?你知道,不论你作任何努力,你都不可能成功地免于死亡,在内在深处你只能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死亡。在生命里,其它每一样东西都不确定,只有死亡是确定的。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而在那个确定当中,你却有了一个敌人。你在跟那个确定的抗争,而在希望那个不确定的,这样的话,你怎么能够安静下来呢?你怎么能够放松下来呢?你怎么能够镇定下来呢?不可能。
人们来到我这里,他们说他们想要求得和平、他们想要能够生活得很安逸、他们想要宁静、他们想要放松,但是当我洞察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里带着对死亡的恐惧,或许他们试图要放松只是为了要能够在跟死亡抗争的时候变得更容易;或许他们试着要找到安静,好让他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变得更强壮。但是如果死亡就在那里,你怎么能够放松?你怎么能够宁静?你怎么能够和平?你怎么能够安逸?如果死亡就是敌人,那么基本上整个生命就变成你的敌人,那么每一个片刻、每一个地方,那个阴影都会降临;每一个片刻,从每一个地方,死亡都会有它的回声。整个生命就变成富有敌意的,然后你会开始抗争。
整个西方头脑的观念就是要努力去生活。他们说“适者生存”或者“人生是一个奋斗”,为什么它是一个奋斗呢?因为死亡被看成相反的东西,所以生命就变成一个奋斗。一旦你了解说死亡并不是相对于生命的,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它固有的一部分,它跟生命是分不开的,一旦你把死亡接受成一个朋友,突然间就会有蜕变发生,你就被改变了,你的看法就会带着一种新的品质,如此一来就没有抗争、没有战争,你并没有在跟任何人抗争,这样的话你就能够放松,你就能够变得很安逸。唯有当死亡变成一个朋友,生命才能够变成一个朋友,这种说法听起来好象似是而非,但是它的确如此,它的似是而非只是表面上的。如果死亡就是敌人,那么在内在深处,生命也是敌人,因为生命会引导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