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6章:16.赵过创立“代田法”。

赵过是西汉武帝末年人,做过“搜粟都尉”,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农业科学家。武帝时推行赵过创造的新农具和新的耕作技术,使我国农业获得了重大的进步。

赵过创立的新耕作法,叫“代田法”。“代田法”是一种适于北方旱地作物的耕作方法。推行“代田法”以前,实行的耕作方法,是翻地之后,即在地上散布五谷,不分行列,叫做“缦田法”。“缦田法”是原始的耕作方法,地力用尽,必需休耕,上田一年,下田要三年。这种落后方法,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代田法”是在地上开沟培垄,作物种在沟内。随着作物的生长,在中耕的同时,将垄上的土培到苗的根部。最后,沟变成垄,垄变成沟。来年沟垄再互相轮换。这种耕作方法,能够经常保持地力,并且有利于抗旱保墒,防止庄稼倒伏,也节约了人力。显然,“代田法”较之“缦田法”,是一次耕作技术上的重大革新。

赵过在创立“代田法”的同时,还改进了农具。根据史书的记载,我国自春秋以来,就实行牛耕,但很不普及。赵过改进旧的耕作方法,创制耦犁,推行牛耕。据说,二牛三人,每年可种田5顷。由于当时一般农户无力养牛,赵过提倡用人力犁,最多一天能耕30亩。赵过又在过去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改进成三脚耧。一人牵牛,一人扶耧,一天可以播种一顷。

由于实行了“代田法”和改进农具,史书上说,每亩每年可增产一石以上,好的甚至可以加倍。

在赵过的建议下,大司农增设由赵过主持的手工作坊,选取有技巧的手工业工人专门生产新农具,又令全国郡守派遣县令、力田地方小农官和乡村老农到长安学习新农具和新的耕作方法。

赵过的“代田法”,曾在皇帝的离宫内,由宫卒进行试验,打的谷子一般比其他的田地多出一石以上。于是,汉朝廷又命令在关中“公田”和边郡居延等地,进行试验推广。以后,又把“代田法”推广到河东、弘农等地普遍实行。史书上说,这些地方的农民都称赞“代田法”好,“用力少而得谷多”。

根据汉昭帝时桓宽《盐铁论》上记载,推行“代田法”,主要在关中地区。贫户缺少牛马,只能用旧农具耕田,所以,行“代田法”的主要是富户而不是贫苦农民。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耕作方法势必逐渐被淘汰,赵过所创新农具和新耕作法,必然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从在居延所发现的汉简上面,可以看到有“汉昭帝初年”“代田仓”的记载,以汉简和史书互相参证,证明史书上“代田法”曾在居延推行的记载是确实的。从“代田仓”的建立,也可推断,推行“代田法”后,粮食是得到了增产的。赵过在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是作出了杰出贡献的。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第16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16章:16.赵过创立“代田法”。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