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5章:15.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是和张骞的名字分不开的。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和新疆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和西亚、南亚的一部分,以及东欧和北非的个别地方,是中国当时就地理知识所及对“西”方地区的泛称。

那时候,在塔里木盆地周围散布着“三十六国”:南缘有楼兰、女若羌、且末、于阗、莎车等,习称“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番、尉犁、焉耆、龟兹、温宿、姑墨,疏勒等,习称“北道诸国”。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后蒲额和东、西且弥等。它们面积不大,多数是沙漠绿洲,也有山谷或盆地。人口不多,一般两三万人,最大的龟兹是8万人,小的只有一二千人。它们多数从事农业,少数以游牧为生,在邻国有“寄田”。这些地方出产五谷,盛产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饲草首蓓。在张骞通西域前,这里受匈奴贵族役属,在焉耆等国设有僮仆都尉,“赋税诸国,取畜给焉”,对这些小国进行奴役和剥削。

但是,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着名的“行国”,40万人口。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刚迁到这里不久。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因此,大月氏与匈奴是“世敌”。

这时,汉朝日趋强盛,正在计划积极地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郎”,是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

张骞,汉中成固人,性格坚毅,办事灵活而又信实。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做妻,且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一天,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路上遇不到人烟时,就打鸟兽充饥,越过葱岭,到了大宛。

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至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前后13年,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正是决战的关键时刻。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赛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谈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着名战略。同时,张赛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都得到汉武帝的支持。

张赛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说乌孙王东返,又未成功,乃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不宜、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汉朝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2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张骞通西域后,汉族和西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日趋密切。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着名,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铁器,后来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传,对促国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第15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15章:15.张骞出使西域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