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57.放大了的自我——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具有广泛的影响,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文艺流派之一,19世纪末发端于绘画艺术,后波及音乐、戏剧、诗歌、小说等领域。本世纪 10-30年代是表现主义最为盛行的年代。其中心最初在德国,后经由奥地利、捷克、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至美国。它的兴起,与西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有关。近代西方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日趋丰富。与此相反,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呈现空虚、颓废的景象。物对人的压迫造成了不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也造成了人的心态的畸型发展。这种情况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一些作家在个人与社会、和平与暴力、现实与未来等矛盾交织的痛苦中,企图以文学的形式发泄内心的积郁,求得解脱。表现主义在发韧之初,便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病态的人格的面貌出现。作品主要描写人们对黑暗势力的不满和反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苦闷与徬徨。但表现主义作家的政治立场并不一致,他们作品中的思想倾向,往往也受到现实政治局势的左右。多数表现主义者幻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由于找不到正确的理论指导,行动又往往停留在对人道主义、拯救人类等空洞理论的宣传上。这样,他们对现实社会的针贬和反抗是十分无力的。
一般认为,德国作家斯米尔埃德施米特的《创作中的表现主义》可以看作表现主义的宣言。其主要观点是:(1)张扬“自我”,把“自我”看作宇宙的中心和真实的源泉。埃德施米特称“现实性必须由我们创作出来”,另一位表现主义作家品图斯更声称唯一的真实“不是现实,而是精神”。从而艺术创作的过程被认为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化过程。(2)“表现激情。要求艺术家凭借主观精神去体验一切,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转化为一种激情,作家艺术家就是要用这种激情来表现事物的幻象。(3)舍弃真实的细节描写,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表现主义认为幻象即所谓“主观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事物更深一层的形象,因而也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只有当艺术家的手透过事实抓取事实背后的东西,事实才有意义”,例如要想表现房子,就应放弃对房子真实图像的摹写,而去写它在人的主观精神领域的感受形式,人的主观精神变动不居,这样房子的形象通常也就被扭曲,但这种扭曲是正常的。不难看出,表现主义者深受康德的先验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他们把艺术建立在人的主观感受之上的做法与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遥相呼应。表现主义还主张以艺术干预生活,反对唯美主义的逃避现实,反对印象主义地描写琐碎的事物,也反对自然主义地复写现实。
表现主义文艺观带来创作手法上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是:让作品充满激情,人物被抽象化。表现主义戏剧家称自己的作品为“叫喊的戏”,剧场“不是舞台,而是鼓动者的讲坛”。戏剧或小说中的人物只有某种共性,缺乏个性,人们通过作品只能看到男人、女人、父亲、儿子,甚至是没有血肉,不具感情的某种思想观念或精神品质的象征物。而这样的“人物”往往也无需用具体的名字来标识和运用离奇的情节。托勒的《转变》中一群死人在进行军事演习,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一位小职员由于环境的挤压而变成穿山甲。幽灵、幻影、野兽也常常被表现主义者用在作品中,造成一种怪诞的气氛和震惊的效果。在作品的结构关系方面则经常有意背离逻辑,有违常情。
表现主义者还特别追求强烈的色彩感和语言的奇特性。
在活跃于文坛的表现主义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戏剧家恩斯特托勒(1893—1939),代表作品有《群众与人》等;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他又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有《审判》、《城堡》、《变形记》等;捷克作家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3),代表作有《万能机器人》,以及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代表作有《毛猿》、《琼斯皇帝》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幸生存状态进行了揭露,对人的异化表现出强烈的关注。
从 20年代中后期开始,表现主义的作家队伍逐渐分化。部分作家向左转,加入无产阶级文学队伍,成为革命的现实主义者,部分作家迫于法西斯的高压而停笔,也有一部分作家与法西斯文化同流合污。但 50年代在欧美广为流传的荒诞派戏剧在某种程度上仍受表现主义文学思潮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