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4.阿 Q是谁——谈典型人物
1921年,鲁迅创作了小说《阿 Q正传》。有趣的是阿 Q的问世,在当时竟引起一片惶恐。耿耿于怀者有之,避之唯恐不及者有之,厉声骂者亦有之。特别是那些和鲁迅相知相识者,因为从阿 Q的身上,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阿 Q是他们吗?应该说,是,又不是。说是,因为阿 Q的容貌、性格、经历的确是从他们中的一些人身上选取来的,说不是,因为阿 Q又不确切地就是他们中的某一个。阿 Q的代表性要广泛得多,他是文学中的人物,是虚构的。阿 Q便是我们所说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又称典型形象、典型性格或艺术典型。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是每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不可稍加忽略的。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是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鲁迅笔下的阿 Q愚昧落后,逆来顺受。被人打了,他振振有词:“儿子打老子”;穷得揭不开锅,却说什么“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癞疮疤被人奚落,他竟答道:“你还不配”,甚至临到被砍头,嘴还要硬“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就是阿 Q,他不得不借自欺欺人的所谓“精神胜利法”过活。鲁迅通过这个人物表现了辛亥革命以后江南农民的一种普遍的病态心理。但“精神胜利法”又不是那些农民所独有,在当时,市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至大资产阶级也苟活在“精神胜利法”中,因而,阿 Q这个形象又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典型具有概括性,但这种概括又不是抽象的,而要用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来。现实中的人都各具特点。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学识修养会造成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习惯、秉性以至仪表风度的差异。没有个性的人是灰色的,没有活力,文学中的典型人物也是如此。所以,作家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中往往特别注重个性的刻划,以鲜明、生动、突出的个性反映某一阶层或某一类人的某些共性,从而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把典型人物的共性理解为阶级性。
其实典型的共性可以是阶级性,又未必仅仅局限于阶级性。就像阿 Q,他的身上固然表现了农民阶级的某些阶级属性,但同时也表现了其他阶级或阶层人物的某些共同精神特征。仅从阶级性的角度看待典型人物的共性过于简单,往往难以充分把握典型人物的内在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又和典型环境联系在一起。典型环境是环绕典型人物的生活环境,诸如特定的时代背景、活动场所、社会关系、文化传统等等。人物是典型的,环境也必须是典型的。人的思想、行为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果描写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周围的景和人都是晚清时代的,到处青砖瓦房,长袍马褂,人人头上吊颗辫子,岂不成了笑话!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年代,能出现这样的人物吗?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的生存依据,又服务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文学作品中有一般的形象,也有典型人物。那么典型人物与一般形象的区别何在?简单地说,就是典型人物比一般的形象更鲜明,更完美,更有代表性。每部文学作品都有形象,但不一定每部作品都有典型。像《阿 Q正传》中形象不下几十个,真能称得上典型人物的,也只有阿 Q等少数几人。作品中的一般形象往往起着烘托典型人物的作用。作家塑造典型人物需要对社会有深刻的洞察力,要调动起全部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经验。具有典型人物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因此,是否成功地塑造出了典型人物又成为衡量一部作品优劣得失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