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养 生 主
【题解】
所谓“养生主”,即“养生之宗旨”。庄子认为,只有循乎天理,依乎自然,处于至虚,游于无有,完全取消主客对立,使精神不被外物所伤害,才能保全自己,从而达到享尽天年的目的。
全篇是以“缘督以为经”为纲,通过三则寓言故事来阐明养生宗旨的。庖丁解牛故事,从正面阐发了养生的奥义,认为养生也应如解牛一样,遗形去智,避实就虚,“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样才能达到享尽天年的目的。然而这则寓言所体现出来的客观意义,又远远超出了庄子的创作本意。它告诉人们只有像庖丁学解牛一样努力学习,勤于实践,才能熟能生巧、游刃有馀,进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从“族庖”上升为“良庖”,牛刀虽然用了十九年,而其“刀刃若新发于硎”,实属不易。接着又用右师不善养生与泽雉不蕲樊中的寓言故事,从正反两面阐明宗旨。第三则寓言故事用老聃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进一步阐明宗旨。文章最后以“薪尽火传”之喻总结前文,戛然锁住全篇。综观全文,以大笔起,以大笔收,开头和收束皆有千钧之力;而中间三则寓言故事,紧扣全篇宗旨,正反设喻,妙意环生,有如群峦起伏,互生光辉。
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无涯[2]。以有涯随无涯[3],殆已[4]!已而为知者[5],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6],可以保身[7],可以全生[8],可以养亲[9],可以尽年[10]。
【注释】
[1]生:生命。 涯:水的边际,引申为有限。
[2]知:思虑,情识。
[3]随:追逐。
[4]殆:危险。 已:通“矣”,了。
[5]已:即上文“殆已”一词的省略。 为:追逐。
[6]缘:循,顺应。 督:人的脊脉,骨节空虚处。 经:常。
[7]保身:谓不使形躯遭受刑戮。
[8]全生:谓保全自然本性。
[9]养亲:谓不残生伤性,以辱双亲。
[10]尽年:享尽天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2],足之所履[3],膝之所踦[4],砉然响然[5],奏刀騞然[6],莫不中音[7],合于《桑林》之舞[8],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至此乎[11]?”庖丁释刀对曰[1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4],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15],批大郄[16],导大窾[17],因其固然[18],技经肯綮之未尝[19],而况大軱乎[20]!良庖岁更刀[21],割也;族庖月更刀[22],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3]。彼节者有间[24],而刀刃者无厚[2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6]。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7],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8],视为止[29]s,行为迟,动刀甚微[30]。謋然已解[31],如土委地[3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3],善刀而藏之[34]。”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5]。”
【注释】
[1]庖(po袍)丁:名叫丁的厨师。庖,厨师。 文惠君:即梁惠王。
[2]倚:靠近。
[3]履:踩。
[4]踦(y倚):一足,引申为屈一足之膝抵住牛。
[5]砉(hu花)然:皮骨相离的声音。 响然:指皮骨相离之声随刀而响应。
[6]奏刀:进刀。 騞(hu豁):谓进刀解物的声音。
[7]中(zhng仲)音:合乎音乐节奏。
[8]桑林:殷汤乐名。
[9]经首:尧[yáo]乐《咸池》中乐章名。 会:节奏。
[10]嘻:通“嘻”,惊叹声。
[11]盖:通“盍”,何故。
[12]释:放下。
[13]进:超过。
[14]遇:接触。
[15]天理:天然的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