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91章:二八二、父慈子孝 伦常天性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做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译文】

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长友爱弟妹恭敬,即使做到最完美地步,全都是应当这样做的,用不着有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果布施的任负恩德,接受的人怀感恩泽,这样就是过路之人,这就成为市井道路之人了。

【注解】

纵:〈形〉本义松缓。《说文》:“纵,缓也。”连纵然,即使。宋柳永《雨霖铃》:“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极处: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见二五八【注解】

合当:犹应当;应该。元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三折:“事既该十恶大逆,罪合当万剐凌迟。”

著不得:著,着的繁体字,〈动〉用。《世说新语文学》:“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广,广又不能答。”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唐王昌龄《浣纱女》诗:“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著不得即“用不着”。

任德:任,〈动〉本义挑担,荷,肩负。《国语齐语》:“负任担荷。”注:“任,抱也。”任负,负载,承载。语出《诗大雅生民》:“恆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德,〈名〉恩惠,恩德。《战国策秦策》:“是不敢倍德畔施。”注:“恩也。”任德,即承载着恩德。

怀恩:感念恩德。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张鲁逋窜,走入巴中。怀恩悔过,委质还降。”怀感,心怀感激。《后汉书刘平传》:“政有恩惠,百姓怀感,人或增貲就赋,或减年从役。”恩泽,帝王或朝廷给予臣民的恩惠。言其如雨露之泽及万物,故云。《逸周书时训》:“大雨不行时,国无恩泽。”

路人:喻指彼此无关的人。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子琰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儻见微闕,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

市道:指市井及道路之人,普通人。《汉书刘辅传》:“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壹言,臣窃伤心。”颜师古注:“市人及行於道路者也。”

【评语】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当然的伦理之道,有时达到极点也是应该的,不可以有丝毫的感激之心。如果父兄对于子弟认为是施恩,子弟对于父兄感恩,这样的施恩望报,骨肉之亲反而不如路人。从前有一个孝子孝顺父母,传到皇帝的耳里,皇帝非常感动,把孝子召来,给他许多的钱以表示赏赐之意,孝子很不安的回答说:“陛下,我从来就没有感觉过我是尽了人子的孝行。实在没有接受陛下褒扬的理由,也绝不敢接受陛下的赏赐。”皇帝听后,更加感动,加倍赐赏钱给他,要他无论如何都得接受。所以,说真的孝行是自己不会感觉得到的。世界上自以为有孝心的人,但并不一定是真孝。人子孝顺父母,是无论如何都要使父母欢心,这是自然真情的流露。当人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孝行,同时就起了要求报酬之心,也就失去了孝的真义。兄弟之情也是一样。友恭之情是出于真情的流露,这其间也丝毫不能有施恩之念,不然兄弟反成了路人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伦常天性,是古人处理家庭伦理的优良传统。在农业社会最重天伦之乐,因此才把“多子多孙”视为人生的一大福分。因为农业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劳力,而多子多孙才能形成劳力密集的生产集团,在这大家庭中也最重视伦理道德观念,一户农家往往多到几十口人也并不稀奇,真是其乐融融。不过那时的国家社会,对农民并没有任何照顾或福利设施,任凭农民躬耕自食自生自灭,所以人人都抱“养儿防老”的想法。在现代社会,父母跟女子的关系已经变成一种义务,养儿防老变成了落伍思想。父母抚养子女是责任,子女孝敬父母是义务,兄长友爱弟妹恭敬也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理所当然的真情所在。人伦思想乃本乎天性,骨肉至亲之间自然会有出于真情之爱,既没有施恩望报也不会有感恩图报的心理。否则,有付出必需索取回报,这跟市井路人又有什么区别!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第291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291章:二八二、父慈子孝 伦常天性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洪应明:菜根谭注释评析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