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性与天道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注释】
(1)文章: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的本性,或说一切人事物的特性。
(3)天道:天理,或说一切人事物的原理。
【语译】
子贡说:“老师教的《诗》、《书》、《礼》、《乐》等,是表现在外在的、有形的、能观察到的;而老师谈的人的本性和天理(或说一切人事物的特性和原理),是隐藏于内在本质的、无形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
【研析】
《诗》、《书》、《礼》、《乐》等文化艺术,是适合于大众的教化,一般人都能学习、流传;而人的本性和天理(或说一切人事物的特性和原理),这就是更高深、更玄妙、更超常的了。由于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教不躐等,只有适合于更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就像是登堂入室弟子,孔子才会视时机跟他谈性与天道,并不是所有学生想听孔子谈性与天道就能听得到的。本文可能是子贡开始能听到孔子谈性与天道,而生出的感触和赞叹。
【延伸思考】
1、孔子为何要和登堂入室弟子谈性与天道?是不是希望他们能返回善的本性,不要偏离本性和天理?能做到的弟子是不是最幸福?这是不是孔子的教育目标?
2、想想看:子贡听了孔子谈性与天道之后,是不是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求自己的行为、说话、思考尽量返回善的本性,不要偏离本性和天理?如果子贡不愿意这么要求自己、这么去做到,或者还只是像学《诗》、《书》、《礼》、《乐》那样地学习,孔子还会不会教他性与天道?
【历史故事】
师法自然,名曲天成
在春秋时代,楚国的俞伯牙,跟著名琴师成连学习弹琴。成连看他天份很高,便倾囊相授,经过了三年的苦学,伯牙的琴艺已经尽得师父的真传了。可是弹奏起来,总觉得琴声中还缺少了点什么。伯牙为此非常的苦恼。他知道这一关如果冲破的话,他便是一个杰出的妙手,否则,充其量只不过是乐“匠”而已。有一天成连对他说:“伯牙啊!你所少的只是那么一点神韵啊!但这是一种境界,是无法言传的。我的师父方子春,住在东海的蓬莱岛上,他可以帮你,我们一起去请教他吧!”
于是师徒两人来到了海上的蓬莱岛,这时成连因为要到别处去接方子春,便命伯牙在岛上等着。伯牙一个人在孤岛上,开始时只能在海边踱来踱去,焦急地等待着师父回来。但是慢慢的,在每天的日升月沉,潮起潮落中,他沉静下来了。有一天,他觉得有满怀的心事,要和海谈一谈。于是便抱着琴来到了海边,缓缓地拨动着琴弦。只听到琴声随着海风,或缓或急,海浪也随着琴声节奏的起伏,或高或低,在与整个大自然的互动应和中,不知不觉的,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如天籁般的乐声,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充满在整个天地间。一曲终了的时候,这时一个伟大的宇宙架构,在他的心中形成了:原来整个自然的造化,是这样的充满了智慧啊!怎么样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他就是那样的呈现。在冥冥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手,在推动着这一切呢?
这时的他,再弹奏起乐曲来,只觉得天人合一,悠游自在,而在岛上酝酿多时的名曲─“水仙操”,也谱成了!一天,当他正忘我地弹奏着“水仙操”时,只听见背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是师父成连回来了!成连笑吟吟地对他说:“伯牙啊!这伟大的自然,已经开启了你无边的智慧,何需要子春太师再来画蛇添足呢!”这时伯牙才知道,原来这里根本就没有“太师父”这个人哪!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古时的中国人特有的那种“静观天地,师法自然”的生活哲学。古人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综览山川景物中,已明白天地间存在着一种安静而有力的主宰力量,人们如果能顺应这个道理,就会自在平安;如果背“道”而驰,就不免天灾人祸。从这一切井然有序的运行规则中,不时地启发、点化着人们。人立足于天地间,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谦卑、包容与感恩,并发展出一套对应的生活方式。比如说:中国“历法”中,二十四个节气便成为古代农耕生活最好的依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各依其时,它的精确程度,真令后代子孙深深地折服。
由于能和自然万物和平共处,所以中国人就连言行思想,也都不自觉地取法天地精神。我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丰富语汇,就可以知晓一二。譬[pì]如期勉自己心胸豁达,就会想到“海阔天空”;要学会谦卑恭敬,就必须“虚怀若谷”;形容一个人格的崇高伟大,会以“山高水长”来比拟。充满活泼灵动,盎然生机的,就说他“鸢飞鱼跃”等等,这在显示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仰与信服。另外、我们每天都在用的一些成语,如:“神工鬼斧”、“神机妙算”、“神圣”、“惊天地、泣鬼神”等等,无不表现出先人们对造物者的赞叹和崇敬。所以知天命,识天理的人,到哪里都能活得怡然自得,处变不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