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②,窃③比于我老彭④。”
【注释】
① 述而不作:述,《说文》:“述,循也。”作,《说文》:“作,起也。”创始之意。《皇疏》:“述者,传于旧章也。作者,新制作礼乐也。”《集注》:“作,创作也。”
② 信而好古:信,即信古。
③ 窃:第一人称自谦之词。
④ 老彭:历来对“老彭”所指为谁意见不一,有以为是指老子和彭祖二人,有以为是指彭祖一////人,又有人说是殷时贤大夫。以持一人说者较多。
【集说】
《皇疏》:“孔子曰:言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礼乐也。夫得制礼乐者,必须德位兼并,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者也。所以然者,制作礼乐必使天下行之。若有德无位,既非天下之主,而天下不畏,则礼乐不行;若有位无德,虽为天下之主而天下不服,则礼乐不行,故必须并兼者也。孔子是有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也。”
《集注》:“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词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文化史扩展】
述古 变古 托古 疑古 释古 大概当今各种文明形态中,没有俛中国文明传统这样重视“古”的,也没有如中国这样对于“古”有着如此复杂的态度。对“古”所持态度的每一次变化,往往都呼应着社会的大变化,成为社会变动的思想源泉。自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后,信古、述古成为传统社会的基本思想原则,“古”不断被引述为当代社会各种行事的依据或反对理由。但即使这种“述”和“信”,也包含着变通,在变通中而有创制,是为变古,历代变法即基于此。更甚者,则是“自我作古”。因为“古”的信念根深蒂固,所以变法更常见的是“托古”,最有名的如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清末康有为更明确提出“托古改制”,他著有《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就是一位托古改制者。他借助春秋公羊学宣传变法运动,可以说是述古、托古思潮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上演。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孔子的“信古”、“述古”自然同样被抛弃,不数年间,由五四初起时简单地从情感上否定“古”,发展到“疑古”,出现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古史层累说”,认为上古史是由后代记载层累地积成,隔着种种迷雾,不可轻信,要有怀疑态度,由此兴起了“疑古”思潮,对史学、社会信仰等都造成巨大影响。
近年随着地下考古的不断发现,学界提出“释古”主张,认为五四以来的疑古过份怀疑古代文献记载,现在应进行“解释”的工作。特别是一大批战国竹简、帛书的发现,为人们重新认识古代社会和思想提供了新的材料。
【思考与讨论】
“述”与“作”的关系如何?怎样准确理解孔子“述而不作”与他的文化创造活动及其贡献之间的关系?
7.2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注释】
① 识:音zh,记住。
② 厌:满足,引申为因满足而弃。
③ 何有于我哉:这句有不同理解。一般理解为这是孔子的自谦,谦称自己前三者都还做不到。一解释“何有”为“何如”,意为无人能如我者。另一解以为,谦称则近于伪,夫子尝言“不如丘之好学”,又自云“学不厌而教不倦”,是未尝如此谦谦作态,释“如”则过于自大,亦非是,故此句当理解为,舍此三者我无他可称也。
7.3 子曰:“德之不修①,学之不讲②,闻义不能徙③,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 修:《说文》“修,饰也。”《广雅释诂》:“修,治也。”《正义》:“五常之德,人所固有,当时修治之,则德日新。”
② 讲:讲习。即所谓“学而时习之”,《易》所谓“君子以朋友讲习”之意。
③ 徙:《说文》:“徙,移也。”徙义,徙于义。
7.4 子之燕居①,申申如也,夭夭如②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