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报任少卿书》
中国文学关键词
发愤著书。
司马迁受腐刑、著《史记》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而他为何要“发愤著书”,这在此篇《报任少卿书》中自白得最为详尽。司马迁认为腐刑之辱不可忍,但当他真的亲身面对时,却又是“就极刑而无愠色”的。何故?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和“立言”的生平大志在支撑着他。在通过了自己的痛苦实践后,司马迁又进一步总结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在困厄伤残中著书立说,以及“《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的大量事例,终于提出了“发愤著书”的观点。事实上,他的这一名论,也是在孔子对于“怨”的阐述、屈原的“发愤抒情”、以及《淮南子》的“愤中形外”等精神思想资源的基础上重新融会、锻铸而来的。而这一思想,与他“穷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等其他思想,也是相辅相成的。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说对于后世的文学理论、诗文、小说乃至戏剧创作都产生了颇为显著的影响。东汉桓谭说:“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采不发。……扬雄不贫,则不能作《玄》《言》。”(《新论?求辅》)齐梁刘勰说:“敬通雅好辞说而坎壇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文心雕龙?才略》)唐韩愈谓:“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宋欧阳修谓诗“穷者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清孔广德谓:“或则感愤而抒议论,又或则蓄其孤愤而形之于歌咏,无非愤也,即无非忠也”(《普天忠愤集自序》)等等,这些后代的思想,都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在精神上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典文学理论与创作上的一个重要传统。
当然,发愤著书,也不合于儒家的“温柔敦厚”与中正平和之旨,所以也颇有一些人明确反对。清代的四库馆臣就反复在《提要》中,以此语来批评一些比较具有愤世嫉俗意识的作品。譬[pì]如论孟称舜[shùn]《孟叔子史》:“惟其以屢舉不第,發憤著書,不免失之偏駁。”论王符《潜夫论》:“本是其發憤著書,立言矯激之過,亦不必曲爲之諱矣。”论王充《论衡》:“葢内傷時命之坎坷,外疾世俗之虛僞,故發憤著書,其言多激,《刺孟》《問孔》二篇,至於奮其筆端,以與聖賢相軋,可謂誖矣。”主张中正平和之声,还是代表主流的的文学观。
问题分析
1,请从书信的篇章结构入手,简析其大致内容。
《报任少卿书》文长一千三百余字,可以说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在信中,司马迁引证古今,抒发愤懑,对当时的现实以及自身的遭遇,都作出深刻的剖析。全文可以分为六大段:首位两段述复信延迟的原因以及复信时的心情;第二段述自己不配“推贤进士”的缘由;第三段述为李陵一案而牵连下狱的始末情形;第四段述忍辱受刑的经过;第五段则述如何完成《史记》的创作。
2,前人对此信曾有“跌宕奇伟”的评语,试从语言形式的角度作一分析。
《报任少卿书》的气势和力量有如飙扫狂卷,浩荡雄伟而不可遏制。宋真德羞秀评其为“跌宕奇伟”;清方苞评其为“如山之出云,如水之赴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后来惟韩退之《答孟尚书书》类此”;林云铭评其为“通篇淋漓悲壮,如泣如诉,似一气呵成”;浦起龙评其为“沉雄激壮,如江海之气,横空上出,摩荡六虚”。
站在今人的角度,从语言形式上来分析,此篇书信有此洪流烈焰般的气势,缘由不外乎三:一是急言极论,接连倾泻。笔触所到,或连类而及,或对比相触,皆是一事接着一事,一例接着一例,思绪涌发,语不中断,重叠排比之句式飞流直下,既显得内容洋溢充实,又显得气势浩荡强盛。二是感情磅礴,盘旋起伏。书中所写,以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感情为主。这种情感,四面磅礴、不断起伏,沁透于各段之中,特别在首尾两段,更是呼应盘旋,贯注到底。这更使得文章的主旋律力量周边伸张,始终不懈,更加强了文章的气势。三是奔放中又极尽曲折、顿挫之能事。从整体上看,此文乃一气倾泻而成;但每叙一事或每发一议,又往往是层次多而转接自然,以奔放的气机挟曲折的思路以行。因而全文虽奔放直下却顿挫有加,气势更见旺盛。无怪乎前人评语皆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