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重答刘秣陵沼书》
中国文学关键词
1,悬剑空垅。
这是中国古代表达友道的重要典故之一。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出聘晋国,途经徐国。徐君好季札之剑而不言,季札因使命在身而不便赠剑,但心意默许之。待出使归来,徐君已死。于是季札就悬剑于徐君墓树之上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刘向《新序》。李白《陈情赠友人》:“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杜甫《别房太尉墓》:“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惟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2,刘孝标辩命。
据《梁书?文学传》载,刘峻(462-521),字孝标,平原(今属山东省)人。宋泰始初八岁时即被人掠至中山(今属河北省),齐永明中始归;梁天监初又因私载禁物而被免官;高祖招文学之士,却以率性不被录用,故作《辩命论》,自叹“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干冥兆,终然不变”。论成,有中山人刘沼(曾任秣陵令,世称刘秣陵)致书难之,“凡再返,峻并为申析以答之。会沼卒,不见峻后报者,峻乃为书以序之”云云,所言即指此书。刘孝标才思迅敏,性情爽直,但仕途坎坷,其《辩命论》实乃发泄激愤之作。其中提出了生与死、贵与贱、贫与富、治与乱、祸与福都在天命,而智愚善恶都在人为,智善之人未必长寿富贵,愚恶之人也未必短命贫贱的观点,而刘沼正是就这一人生命运问题与刘孝标展开了反复的辩论。
问题分析
1,此信名曰“重答书”,何义门等以为实为书信集前的“序”,如何判断?
“重答书”,且又是追答死者,实在堪称是书信的一种创格。但钱锺书先生却以为此文并非回复使者的书信,而是书信集前的小序。何则?全由文中“故存其梗概,更酬其旨”一句推断而来。“梗概”,大略、主要内容的意思。此指刘沼《难辩命论书》(见《刘峻集》附)。“存”,保存也。即是要通过辑录书信集,以保存下刘沼与自己辩论时提出的主要见解,以酬答“其旨”。如再配合前一句“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来看,更有哀叹时光飞逝,欲为亡友整理文字,文史留名的意思在了。可见钱锺书先生所论非虚。然书信也好,小序也罢,此文的真正价值乃在其体现了中古时期士人之间的友情之美。其行文措词“凄楚缠绵,俯仰裴回,无限切痛”,尤其是最后两句深婉苍凉,“有味外味”(许槤语),令人掩卷悲叹,难以自抑。谭献更以“遒上”二字评之(《骈体文钞》卷三十)。
2,信的末尾引用“悬剑空垅”一典,表达了六朝人怎样的精神观念?
“若使墨翟之言无爽,宣室之谈有徵,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此句虽言鬼神,实抒己怀。“但悬剑空垅,有恨如何!”此句嘎然而止,收束全文。刘孝标援用此典,表达的乃是六朝之人对于精神价值的高度重视,是对超越世俗友情的看重。而这种友情,正如那荒冢上空悬的宝剑一般,早已逾越了生死,只建立在精神维度的交流之中,直至最高的“神游”的境界。
文化史扩展
1,四大名注。
刘孝标实乃一书痴也。有《世说新语注》,极有名。被列为“四大名注”之一。另外三注分别是:三国裴注、文选善注和水经郦注。
集评
刘孝标有《重荅刘秣陵沼书》,沼为秣陵郡太守,重荅非一,其后沼作书未出而死,有自其家得以示孝标,乃作此荅之,故曰“重荅”。(宋 叶廷珪《海録碎事》巻九上)
时刘贾已亡,孝标作书曰“答”,东坡作启曰“谢”,皆骈体也。列之以备一种别体。(明 贺复征《文章辨体彚选》巻七百四十八《吊书二》)
时命之不偶耶!虽驹隙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絶。深怀季子挂剑之感,不胜山阳邻笛之悲。昔魏曹文侯痛徐陈应刘,数年之间化为鬼物,临文抆泪,良有以焉。张孟阳赋《七哀》,哀汉陵也;杜工部赋《八哀》,哀大臣也。予今不敢以文律追歩前轨,而悼亡慨逝,古今一情。故著于巻,并疏其姓氏梗概,惟知已者览之,必有同予怀者焉。(明 刘炳《春雨轩集》四《百哀诗并序》,载史简编《鄱阳五家集》卷十五)
刘孝标见任彦升诸子,流离行路,旧交莫恤,则著《广絶交论》。与中山刘明信友善,书命往反。明信没,复为报章追答之。念其殷勤死友,寄怀寂寞;一篇之中,郈成季札遗风在焉。(明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巻九十四《梁刘峻集题词》)
梁时使臣至吐谷浑,见床头数巻,乃《刘孝标集》。(明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巻一百五十一《艺苑巵言》)
. 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孝标不能引短推长,见恶武帝,沦抑冗散,而其文章录于副君之选。盖当时是非之公,如此其难冺,君父莫之夺也。孔坦临终《与庾亮书》,亮报书致祭,古人虽一书,不以存没异也。此似重答刘书之序。(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
(杜甫)《追酬故髙蜀州人日见寄》并序,本《追答刘沼》。(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十二)
遒上。(清 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三十引谭献评语)
此乃答书之序,非书也。自《文选》误收入书类,题为《追答刘沼书》,沿伪至今。考《梁书文学刘峻传》,明云“峻乃为书以序之曰”,以下所载之文悉与《文选》同。《南史峻传》削去其文,但云“峻乃为书以序其事”,皆不误也。文中绝无答书之语。(清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卷三十《桃花圣解庵日记》壬集第二集)
情词悱恻,使人味之不尽。谭氏评曰“遒上”,未足尽其长。((近代 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
问题与讨论
1,结合《世说新语》等书,讨论六朝人深于情、看重精神生活的特点。
2,讨论中国文学中的伤逝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