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5.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谈文学欣赏
一部小说让人废寝忘食,一首好诗令人如醉如痴,这时读者已进入了欣赏过程。但如果问:什么是文学欣赏?又未必人人说得清楚。因为这涉及对文学欣赏本质和特点的认识。
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是自觉自愿的。作家创作一部作品,当然是内心的情感需要表达,不吐不快。但表达了,“吐”了,却没人理会,岂不是白表达,白吐?作家又不能强迫人去看他的作品,耳提面命。所以他只能凭借艺术形象,凭借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强烈感染力去吸引和激发读者的欣赏欲望和阅读兴趣。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觉,仿佛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人物、事件都是实际存在的,是你所熟悉的。你会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产生怜惜、同情,对另一些人物厌恶、憎恨。你会期待你所愿意看到的结局。你哭过了、笑过了才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会作出自己的判断。只有在这时,作者的创作心血才没白费。如果把人类的文学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作家创作出作品,仅仅完成这个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由读者完成的。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补充和重塑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净化了思想,培养了人格,实现了文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学欣赏是整个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文学欣赏,作家的创作就没有意义,整个文学活动就难以为继。
欣赏通常从对作品的感受开始。明人马致远有一首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昔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读者接触到作品,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萧瑟景象。时近深秋,天色黄昏,近处枝叶败落,干叉光秃秃地指向天际,一群鸟鸦凄声尖叫着,绕树盘旋;远方是一处村落,炊烟四起,一弯流水静静地掠村而过。词是用语言表达的,生活的原貌已经过了抽象,读者需要在想象中将它复原。仅仅复原还不够,他还会想,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这些景象?这些景象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作者想告诉人点什么?这促使读者再回过头去仔细阅读作品。很可能他会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可能他会联想到其他诗词的意境。当读者再三再困地研读作品,欣赏已由感受进入了体验、玩味阶段。词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一位天涯游子眼中的景象,是他凄苦忧伤心境的表露。有了这句,孤立的景象便都活了起来,有了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也正是从这句中,读者可以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心迹,从而形成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欣赏进行到这一步,很可能便进入审美判断阶段。读者会在感受和品味的基础上,探求造成游子思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评价他的性格和心理,或同情或反感,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读者对待作品的审美态度。
欣赏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清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说的是创作,是说诗人必须深入地观察宇宙人生,但又要有入有出,不为客观的现象所局限。其实,文学欣赏也是如此。不过读者应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对象是作品。读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欢乐、共痛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精髓。投入不是沉溺。沉溺了就没有超越。欣赏要求与作品的认同,但更要求超越,在欣赏中读者不能失去自我。入是为体验玩味,出是为评价判断,由入到出,欣赏便由感性到理性。
文学欣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饱含激情。情感是联系作品和读者的纽带。阅读文学作品和一般文章的不同在于情感投入的方式、程度不同。如果说读一般的文章,熟悉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更熟悉,那么对于文学欣赏来说,就是感动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更感动。情感可以激活想象,加深印象,一定的情感趋向促使作家对眼中的人物爱之愈深,恨之愈烈。情感是理解的催化剂。
读者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欣赏的优劣成败。诚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艺术修养不是靠多读几本教科书就可以提高的。最终,还是要靠大量的阅读实践。欣赏主体和欣赏对象是一对矛盾,互为前提,相互促进。“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生产美的大众”,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要求欣赏对象也就是文学作品有更高的艺术水准。
读者的阅读态度同样是影响到欣赏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出于猎奇、渲泄或是寻求感官的满足,自然不会有真正的欣赏。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还有什么欣赏可言?文学是审美的,以审美的态度来欣赏文学作品,读者就要暂时从实用功利的观念中摆脱出来,营造一种超然气氛。当然文学欣赏最终是不排除功利目的的。但至少在欣赏过程中,读者要关注的是作品的艺术性而不是实用性,就像以审美的眼光去看一颗珠宝,不是去看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去看它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