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5章: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三讲(3)

“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三字经》里面好多句子,是从古代的经典当中摘出来的。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要用玉来做比喻呢?中国大概是唯一一个有漫长悠久的玉文化的国家,过去讲究的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玉无故不得离身。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漫长而悠久的玉文化呢?我们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拙玉来比喻自己。古人要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

另外一点,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场景了,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

“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这个农家完全没有读书人,家里当然不会有笔墨纸砚了。所以,方仲永从小不仅是书没有读过,而且连书都没有看到过。但是,这个孩子的天资实在是惊人。为什么呢?村庄里毕竟还有那么几个非常底层的读书人,经常在那里诗云子曰的,在念书。方仲永从小就听在耳朵里。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方仲永在家里突然大哭,他的父母就去问他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是要吃的呢,还是要喝的。他不,他要笔墨纸砚。方仲永突然要笔墨纸砚,父亲觉得很滑稽:“你这孩子,家里从来没这东西,你要这干嘛?”赶紧从邻居的读书人那里,借了一套笔墨纸砚,借回来以后,就问方仲永:“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打算拿它干嘛呀?”方仲永说:“我要写诗。”当时就把父亲给吓愣了: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第15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15章: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三讲(3)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钱文钟解读三字经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