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2章:读后记

前几天,老友中行同志把《作文杂谈》的手稿寄来,要

我提些意见。这本书对有关作文的各个问题,加以剖析和论证,接触到了问题的许多许多方面,有时候,谈了人们不谈或不常谈的东西。这本书,我认为对初学作文的同学们或学习写作的人们,都有参考价值。近来,我的健康情况不佳,想对全书作一个概括的评论,深觉力不从心,因此,在读的过程中,对哪个问题有一点想法,就随时记下来,说是读后记,其实是“读中记”了。

“为什么要作文?”《杂谈》把这个问题劈头提了出来,提得好。“学校有这门课呀,”或者,“考语文,离不开作文呀,”这是常常听到的回答。学一门课,若弄不清目的何在,钻进长长的死胡同里去,恐怕是难免的吧。对这个问题,做了明确回答的,是鲁迅先生。他说,“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分别,其一,是文明人有文字,能够把他们的思想、感情,借此传给大众。”《杂谈》说:“有所思,有所感,写下来,就能打破空间的限制,让千里以外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并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千百年后的人都知道。”若谁都不写,“文化就几乎会断种,或至少是停滞,人类文明就难以滋生光大。”这样的阐述是中肯的。

高尔基说“大众语是毛胚,加了工的是文学。”

作文呢,同样,也是给口语加工。加工总要有方法,有技术。近几年来,《文章作法》或《怎样作文》这一类的书,还有报刊上有关的讲评或专论,逐渐增多了,同学们一构思或一提笔,某些陈规、新律便相偕而来。

有一位前人说,“扔掉一切规格。”又一位前人说,“信手做去,自有规格。”《杂谈》引了这两种似乎相反的说法,指出:要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解放思想,打破一切框框。

然而,《杂谈》以大量的篇幅给学习写作者指明方向和道路,提醒他们有关作文的许多方面,这是不是叫他们甩掉别人的框框钻到作者的框框里来呢?

从前,《北斗》杂志社问鲁迅先生创作怎样才会好,鲁迅先生回答说,他虽然写过二十来篇小说,却不懂小说作法,“不过盛情难却,所以只得将自己所经验的琐事写一点在下面。”下面写了八点,其中一点是:“不相信小说作法一类的话。”

坚决主张打破一切框框的鲁迅先生,所提供的绝不是新框框,而是自己所经验的琐事。《杂谈》的作者也是如此,他不止一次地说,所讲的只是过去的某些经验,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要通过体验,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打破僵硬的不切实际的教条,有选择地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逐步达到“信手做去,自有规格”的境界,即,形成自己的风格。

《杂谈》说,“记述外界事物,当然,最好符合客观的真实。”这是十分重要的。

前几年,一位上海的同学写了《记寒假生活二、三事》,并以《我是这样写〈记寒假生活二、三事〉的》作了说明。她说,要写这篇文章,就必须有材料,要获得材料,就要自己多看,多观察生活;说寒假里,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说经过选择,决定写一个小同学小虎和一个小商店的服务员。

她那篇作文的第三段里有这么几句:“这时,只见一位顾客走到柜台前,不声不响地伸出两个指头。这可难住了服务员同志。她先拿给他两个饼,顾客摇了摇头,她又拿给他二两糖,他又摇了摇头。这时,她才知道顾客是个聋哑人。”

说是亲身的经历,又是有意的细心观察所得,却不能使读者相信那是真实的,因而失去了感染力。显然,作者加上了一些想象出来的不合情理的细节。这里,问题是,如果想象的东西合乎情理,是不是可以完全脱离生活真实呢?

鲁迅先生说,“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观察所得的融为一体,团成一件新事物罢了,假若不以观察所得的为依据,也就无从起想象作用。”

第1页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页

第42章:读后记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张中行:作文杂谈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