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6章:第26节:伟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可能是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这段时间多读点书,于是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学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的样子。她不由地担心儿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便细细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老老实实地告诉母亲:“妈妈,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家里很穷,每天都没有午餐吃。我见到他总是挨饿。于是我就想自己带午饭去,好和黑皮伢子两个人匀着吃。”文七妹听到儿子的这番话,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告诉儿子说:“你应该早一点告诉我。你这样做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但是以后要带够两个人的午饭,免得两个人都半饥半饱的。”此后,文七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饭菜也越来越丰盛。

母亲这种乐于助人、损己利人的品行,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一直到他成为伟人之后,他仍旧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解放后,毛泽东经常给父老乡亲和师友,尤其是生活困难者多次寄钱。还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许多礼物。而他自己则节衣缩食,吃穿很普通,生活相当俭朴。这些无疑是幼年受母亲影响的缘故。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笑容何处寻。

这是文七妹去世后,毛泽东为母亲写的挽联,抒发了他对母亲的无比爱戴和无尽哀思的感情。母亲对毛泽东从小就进行的德育教育与熏陶使他一生都受益无穷。读完这个故事,想必家长们都知道了伟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吧。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犹如众星捧月般,这时父母就需要警惕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自私的倾向。我们的身边总是会有一些弱者,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的呢?如果一个人幼年能热心助人,懂得“爱的奉献”,那么当他(她)长大成人后,一旦知道了是非大节,自然而然也就能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了。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是做人的资本,是做个好人的基础,而家庭则是培养道德的第一个学校。作为父母,就需要努力塑造好自身的形象,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表率。

父亲的道歉

邓小平(1903-1997),四川广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精力充沛、乐观向上,喜欢社交的人。邓文明乐于同人交往,在调解地方争端时处事公道。在家里,他严格而又谦和。他对孩子们的训诫是严厉的,但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仍愿意倾听他们的陈述。邓小平似乎继承了他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

在邓小平还年幼的时候,父亲就把他送到一个老式私塾接受教育。两年以后,邓小平七岁时,转到一所新式小学就读。他从早期起就学习了现代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地理,并且学的是白话文,而不是过去一直使用的文言文。邓小平儿时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喜欢和同学们玩游戏,而且学东西非常快。他读书只朗读三遍便能够记住并背诵出来。他也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即使有些事情是违反传统道德的,做了会受到惩罚,他还是无所畏惧,照样去做。

邓小平8岁时,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和他很要好的同学因为妹妹生病又无钱看医生而急得哭了起来。第二天一早,邓小平一走进教室,就立刻跑到那位同学身边,悄悄塞给他5块银元。这5块银元是邓小平从父亲的钱箱里偷偷拿出来的,在当时这笔钱可以买到500斤谷子,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第26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26章:第26节:伟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曾知寒: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