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8章:第38节:反事实法

辩士之所以能说出那么一句使国王左右为难的话,就是因为他开展了积极的悖论思维,找出了一个“两难问题”。其实,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提出“用自己的矛击自己的盾,结果怎样?”的问题的人,也是开展了悖论的思维才提得出这样的问题的。

6.批判法

批判是指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辩、评断、剖析,以见正理。批判的本质应该说是怀疑的和分析的。因此它是逆向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以批判法来进行逆向思维仍然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维技能为基础,比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1954年,美国结构化学家鲍林由于取得了测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重大突破获得了诺贝尔奖。在鲍林以前,即在30年代就有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阿斯伯利和贝尔纳等致力于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了,但由于都跳不出蛋白质以螺旋形式存在,而每螺旋圈中的氨基酸为整数的框子,而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鲍林自己也被这一传统观念所束缚,在经历了11年的研究之后,他对每一螺旋圈中的氨基酸为整数的观点提出了批判,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每一螺旋圈的氨基酸有小数点的模式,从而取得了重大突破。

……

12.反事实法

人的思维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或内容并不都是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任何人都有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产生与事实相反的思维活动的经历。这种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并表征其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结果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是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在头脑中主要以条件命题的形式来表征,包括前提如“如果昨天晚上不熬夜”和结论“今天就不会迟到了”两部分。其假设性就表现在前提和结论都与既定事实相反,但在心理上却获得了某种可能性。

根据前提的性质,可以区分出三种反事实思维类型。第一类是加法式,是一种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或未采取的行动而对事实进行否定的反事实思维。例如,在“要是当时带着雨伞就不会被淋湿了”这个命题中,前提“带着伞”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事后回想时加上去的。第二类是减法式,与加法式相反,它在头脑中假设某个既定事件并没有发生,从而对事实进行否定和重新建构。例如,“要是早一点动身,就不会被淋湿了”。第三类是替代式,指的是假设在前提中发生的是另一个事件。例如,“如果以前努力学习而不贪玩的话,这次考试可能就及格了”。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第38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38章:第38节:反事实法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思维特训教程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