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66章:柳中庸诗鉴赏

生平简介

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柳中庸诗鉴赏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筝发出的悲怨之声与人心中的离别之恨交映成趣,别有一番情韵。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碌”,“抽弦促柱”写出弹筝的特殊指法。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疾徐相间,高低起伏的音乐声,从“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

诗人凝神倾听,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这首诗的“题眼”,下面的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之情。接下来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绘。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如柳条轻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似杜鹃鸟绕着落花,啾啾啼血。在这里,诗人巧妙地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随着“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

“独”、“空”两字,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强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气氛。“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一愁”“一思”写尽了无限幽怨。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2241《唐诗鉴赏大典》

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悲苦。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南歧路洛阳城”,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不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递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一系列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发出的种种幽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而是用自然景物化写“悲怨之声”,以唤起读者的想象,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诗鉴赏

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边地征人的怨情。全诗围绕一个“怨”字铺叙,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在“征人”的形象中。

前两句因时记事,意谓:年复一年,奔波劳碌,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遥远,但都属边陲前线。“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都是军人物品,用来表现军旅生活,很有典型性。很容易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而然从字里行间透出。

句从“岁岁”说到“朝朝”,着重从无休止的时间中倾诉征人的怨苦无时不在。三、四句则从征人目中所见的景象中抒写征人的怨苦无处不有。

“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值暮春,但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到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黄河黑山这两幅图景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然没有直接写“怨”,但蕴含于其中的怨恨之情令人柔肠百结。

这首诗题为“征人怨”,但通篇不着一个“怨”字。诗人紧紧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与“三春白雪”、“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从而收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第66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66章:柳中庸诗鉴赏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唐诗鉴赏辞典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