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24章:关于中篇小说

——读《阿Q正传》

从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我没有能够读到好的中篇小说,其中虽有篇幅类似中篇的作品,但就其结构间架来看,却像长篇小说的雏形。中国的白话小说,来源于说讲。当场讲完,则为短篇;连续说讲的,则讲者和听者,都要求越长越好,这样就挤掉了中篇这个形式。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

这篇作品,不只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成为永不磨灭的艺术珍品,也是我们研究中篇小说创作的最好范本。

中篇小说不能是短篇小说的拉长,当然也不能是长篇小说的纲要。它区别于短篇小说之处为:

一、中篇小说应该极力创造典型人物。短篇小说的人物,当然也要求典型化,但因为篇幅短小,有时以所刻划的现实,所发挥的思想,所含蕴的感情,把作品充实起来,提高起来。

中篇小说,对于主题思想发挥,有更广阔的天地;在艺术结构上,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更有可能从容不迫地进行抒写。

二、中篇小说要向读者展示一个较完整的历史面貌,短篇小说,有时却不可能。有较完整的历史背景,才能映托出较完整的典型性格。

《阿Q正传》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的辛亥革命,选择的地点是小城镇和乡村。这个历史背景当然不限于辛亥革命这一年,甚至也不限于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而是一个较长的或者说是很长的历史时期。

鲁迅所创造的阿Q这个人物典型,当然不是一个先进的典型,但他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这一典型的出现,立即成为世界文学作品中有数的重要典型之一。

其原因在于,不只是历史背景上清晰地出现了这一个生命,是这一个生命的出现,使得读者看清了中国社会的这一个历史时期。

三、中篇小说有可能塑造较多的人物,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活动,必须要和社会上的多种人物发生关联。《阿Q正传》里写了很多所谓次要的人物。每一个人,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作者深刻着力地描写了他们对事件的态度,他们的言行和心理状态,没有一个人,作者对他是掉以轻心,随笔出之的。因此,也没有一个人是概念化的。这些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这样才能突出典型。没有孤立的典型人物,他必须置身于典型环境之中,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典型并不是惯于说空话,挥拳头的,就是阿Q这样的人,也有他的悲欢离合,成功和失败。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是就其在作品中的地位而言。在作者生活经历中,他所遇见的,他所观察的许许多多的人物,在他头脑中,分别善恶,分别美丑,判断真假,进行取舍,在作品中给以适当地位,分配适当任务,歌颂或是揭露之。

四、中篇小说,有较多的情节变化。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全神贯注地描写阿Q这个人物。可以说,阿Q以血肉的整体进入了作者的头脑之中,众所周知,阿Q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行为,作者接二连三地写了他的并不光彩的生活状态。有些事件,阿Q做出来,好像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一经别人的反应,这一描述的深刻意义,就立刻显示出来。例如向吴妈求爱就是。她为什么这样张扬?

阿Q并没有雄心大志,更没有什么野心,他的革命,不过是想趁火打劫,捞点油水,改善一下生活。他并不乞求别人赏赐,也不用拍马告密的手段。在他造反时,别人拍他的马屁,那是别人的事。临终,他也没有出卖别人,显然是被别人出卖了。他究竟是一个农民。

第1页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页

第124章:关于中篇小说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孙犁:孙犁散文集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