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2章:缘结军衣一首诗——宫人匿名“绣球”抛向守边人

在封建社会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为了他那绝无穷尽的淫欲,到处搜罗人间美女供自己享用,以至众多年轻少女在暗无天日的皇宫里消耗着美好年华。这在以往一些有着良知的文人作品里,不时以所谓“宫词”这一文学载体进行着或明或暗的揭露。

当然,某个皇帝一时心情特好,为顺应宫中女性的正当要求放她们出去自行配偶的,虽说不是没有,但那终归是屈指可数的。其中在唐朝,有几件被文人学士津津乐道的事儿,则正是因宫女在受命遥寄军衣给边疆地区兵士的“方便”之时,在军衣里头题写了能够表明她们自己心音的诗句,虽被皇帝发觉,却不但未被怪罪,反而使她们得以嫁给那得到诗作的兵士。这当然是不幸中的大幸,所以它受到人们的赞赏也就不难想见了。

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有一年冬天就要到了,皇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要对边疆地区的军士们表示关心,便让宫中那大量的宫女制作厚实温暖的棉衣,并把它们运到边关,分发给广大军官和士兵。得到了军衣的官兵们自然山呼“万岁”,说当今天子真是圣明,真是圣明,身在温暖如春的皇宫里还能惦念着远在边关的军士们。不用说,这为激奋守边将士的抗御能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此时有一件颇为稀奇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其中一个士兵在军衣的短袄里居然还发现了一首诗,而且这诗竟表达了一个女子对守卫官兵的关切之情,以及她自身渴望能够适时出嫁的深切愿望。

这可不得了!获取了该诗作的士兵不敢隐瞒实情,便只得把这事禀报了上级军官。部队最高领导人也不敢隐瞒,只好把这事直接启奏玄宗。玄宗把这诗取来一看,但见: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①

看了这诗,玄宗也不觉甚为动容,手里便扬着诗回头问六宫宫女道:“该诗到底是谁写的?不要隐瞒,只管讲出来就是。”刚开始时,宫女摸不准玄宗的真实意图,都不敢吭声,生怕惹恼了皇帝,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说不准这将会引来满门抄斩之虞。见偌大宫殿里居然鸦雀无声,玄宗遂又问道:“怎么都不吭声呀?是谁写的就只管承认好了,我绝对不会责怪的。”这时候,一个宫女终于勇敢地站了出来,承认那诗是她写的,还一再叩首说她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玄宗却深为怜悯她,并感叹道:“你诗里说‘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然而,朕就让你结今生之缘何如?”说罢,他便把这宫女配给了那个有幸获取诗作的士兵。边关官兵听到这个好消息时,都为皇恩浩荡而连呼“万岁”。

同样也是以一首诗而缘结百年之好的,僖宗也干了一件令人颇为激赏的好事。晚唐之际,国力渐趋衰弱,而内忧外患却有增无减。为鼓励驻守边关的将士们能够更加卖命地为李唐王朝效力,那年秋天,僖宗命令从宫廷内部捐献出上千领质地优良的棉袍,分发到守卫边关的将士手中。当时神策军在军队里颇负重名,军中一个名叫马真的在他所分发到的棉袍里,竟意外地得到一枚金锁,而且伴随着这金锁居然还附有一首五言绝句诗:

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

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②

马真生怕把这锁和诗留在身边会惹出事端,遂想到市场上去把它卖掉,但他却被人发现并遭到控告。这样,他的顶头上司就把马真叫了过去,讯问他这事的颠末。马真只得一五一十地向主帅作了禀报。这可是“新媳妇上轿——破天荒头一回”,这主帅沉吟了一下,也不敢自作主张,便专门写了一本文书启奏皇上。僖宗觉得不能违背老天的意旨和下情,遂命令马真到朝廷来;主帅也不知吉凶如何,只得忐忑不安地遵命送人到长安。

而僖宗这里则急忙寻找到了那个写诗的宫女;在马真叩拜过皇上后,僖宗便立马让他俩成婚。

后来,由于朱温作乱犯上,僖宗只得逃奔到四川避难,正在危急之际却发现一个军官一直守卫在他的身边。他心中既甚为感动,又大惑不解,遂不由柔声问道:“卿事朕何以如此忠心耿耿?”马真一听,不禁感激涕零地跪奏道:“微臣就是那次由于棉袍中得诗,并荷蒙皇上开恩赐予宫女的边关守将马真呀!”

僖宗听罢,大为咨嗟;接着他又对马真进行了一次更为真切的重赏。

按:① 此诗二、三句失黏;颔联则不属严格意义上的“的对”。而“诗以意为主”,故此诗仍为不错;至如其在感人肺腑处,当非一般平庸而又无情感者所能方其万一。为、过,均为平声。② 此诗属“折腰体”,亦即二、三句平仄不黏,(但跟前首“五律”却又不同)而全诗则饶有六朝人以比兴、双关见长之风调,故此诗固属颇好。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第42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42章:缘结军衣一首诗——宫人匿名“绣球”抛向守边人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唐诗故事:唐诗故事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