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54章:世界巨富林绍良

在美国著名杂志《财富》一年一度的全球超级富豪排行榜中,总有数十位海外华人的名字。华人经商致富的名声已远远超过犹太人。而在众多华人亿万富豪中,谁执牛耳呢?当属拥有70亿资产的印届华人林绍良。他是当今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享有'世界第六巨富'的美称。他的财产不仅超过了享有世界声誉的船王包玉刚、工商巨子霍英东,而且也超过了地产大王李嘉诚和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雄踞世界华人第一大富翁的宝座,成为印尼乃至东南亚的首富。然而谁能料到,这位当今拥有亿万家业的富翁,40多年前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卖花生油的小贩。他的传奇经历和戏剧性的发迹史惹人瞩目,而其成功的秘诀更令人寻味。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里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林家祖辈以种田为生,有祖传的水田30亩,一头水牛和一些农具。父亲为人朴实敦厚,林绍良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继承了家风,性情温和,聪慧机智,颇得父母的喜爱。

7岁那年,林绍良便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他学业进步很快,深得老师的赞赏。他先后念完了《四书》、《诗经》、《幼学琼林》、《左传》等书,对书中的忠烈侠士极为崇拜,同时也使他具备了儒家道德观念。

林绍良的家乡是个田少山多的贫困地区,许多富有进取心的年轻农民都想到外地去闯世界。他的叔父去了印尼,在林绍良11岁时,大哥林绍喜也离乡背井到了印尼。

1931年,15岁的林绍良结束了他的私塾生活。父母为他在村东大路旁租下一间小屋子,开了一家小面店,由林绍良出任'老板'。小小年纪的他,勤勉肯干,店内外都由他独自一人料理,生意做得很灵活,不到半年,竟赚了不少钱,显示出他在经商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和才华。

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人心惶惶,林绍良的面店也只好关门。

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福清的土地。一时间,兵荒马乱,百业凋敝,乡下的青壮年劳力接二连三地被抓壮丁。

为逃兵役,许多福清青年变卖家产,远渡南洋去谋生。这时,抓壮丁抓得更厉害了,林绍良眼看难逃此关,也准备去南洋。恰巧村里有一印尼华侨归来探亲,林绍良便求他带自己去印尼投奔叔父。那华侨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合计作为'父子'上路,一来可遮人耳目,二来可省一半路费。

听说儿子要出洋,父母心里都很难过。但林绍良讲得有道理:'树挪动要死,人挪动却活,干吗要把儿子困死在家中呢?'既然绍良有志,父母就由他去吧。临行前,母亲握住林绍良的手,含泪说道:'儿啊,到了异邦,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多忍让。万一跟人发生争执,一定要记住: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

怀着父母的养育之情,牢记父母的谆谆训诫,林绍良迈出家门,走向那远方的陌生土地。

1938年春天,林绍良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找到他的叔父。叔父林财金在镇上开了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当时的印尼,也不是安乐之邦,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已伸向这块土地。爪哇岛上烽火连天,经济凋零,生意人想要赚钱,谈何容易。林绍良发现,在店中坐等顾客上门不行,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

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上门推销花生油。这一招还真灵,销售额成倍地增长。叔父高兴地给他加了薪,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2年后,他有了些积蓄,就想独立创业,去寻求大的发展。他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生意,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垅市去贩卖。时至今日,林绍良每当回忆起这段'骑自行车贩卖'的艰苦生活时,深感艰苦岁月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他不无感慨地说,人需要经得起磨炼,才会有所进步。

第1页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页

第54章:世界巨富林绍良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