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0章:文革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一百个人的十年》新版序言

历史的图景一页一页无情地翻过。不管它繁花似锦,还是鲜血淋淋。变幻无穷是历史也是生活的本质。但那些曾经在历史的黑夜里受苦受难--甚至死于非命的人们,注定只是一种可怜的牺牲品吗?

我们常常会感到,'文革'已成为历史--

在当今中国,已经看不到任何'文革'的景象。再没人去穿那种炫耀暴力的'文革'服装;曾经铺天盖地的小小红宝书已然了无痕迹;充满了荒唐感的光怪陆离的领袖像章也只有在古董市场里才能见到;'文革'话语几乎成了一种笑料。连那些面孔肃杀的'阶级斗争脸儿'和一直盘踞到八十年代的'左爷'们,今儿一个都见不到了。而曾经千千万万的受难者呢,是不是正在笑容满面地享受着日益充裕的生活?

如果生活是公平的,理应补偿他们。

然而,'文革'真的消失得这么无影无踪?

如果悲剧真的结束得如此干净彻底,我们应该无比庆幸。

可是历史的大河在地面消失,往往会转为精神的暗流;思想的阴云扩散之后,渐渐化为心中的迷雾。

我们不是常常感到,当今中国社会一切难解的症结,都与'文革'深刻地联系着,甚至互为因果。比如,我们缺乏历史精神,不是与'文革'灭绝传统有关?我们轻贱自己的文化,不正是'文革'践踏文化的直接结果?为此,至今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仍然缺乏光荣感与自信。至于人本精神的低迷辄由于'文革'把封建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更别提'文革'对中国人朴素的人性本质的破坏!'文革'将猜疑与敌意注射到人们的血液里,如果我们没有将它彻底地清除出去,在当今充满现实功利的市场中,它必然会恶性地发酵。

应该说,我们缺乏对'文革'的彻底的思想批评。故然,权力阶层表示不再搞任何破坏性的政治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知识界来说,这仅仅是个前提。它不能代替知识界对'文革'进行全面的、毫不留情的、清醒而透彻的思想清算。在废墟上很难建立坚实可靠的大厦。只有对它掘地三尺。

从历史学角度看,'文革'已经成为上个世纪的'过去';从文化学角度看,'文革'依然活着。因为'文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它有着深远的封建文化的背景。而且,它活着--不仅因为它依靠一种惯性,还因为它有生存的土壤。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对这块土壤进行彻底的清除。尤其是20世纪的80年代。全民的注意力还在'文革'上。那时如果对'文革'进行剥皮抽筋般的反省与批评,必然会深入人心,积极地影响整个社会。如今'文革'的一代都已离开生活的中流。'文革'早已不在人们关注的视野之内了。本来,彻底批评'文革'是使中国社会良性化的必不可少与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我们把这大好的历史时机耽误过去了。时至今日,作为政治'文革'的一页已然翻过去,再不复生;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文革'却无形地潜入我们的血液里。

恶魔一旦化为幽灵,就更难于应付。

因为'文革'仍然作祟于我们,但我们并不知它缘自'文革'。

也许这正是本书再版的意义。本书写于1986年至1996年,即从'文革'结束十年到二十年间。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社会学著作。作者用社会学家进行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写作的。只不过作家更关注被调查者的心灵。本书的目的,是想以口述史的方式,将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忆载录史册,同时,也给思想理论界提供思考与研究的第一手和依据性的人本资料。为此,很感谢时代文艺出版社理解作者的本意。特别是这次出版,将把本书带给21世纪新的一代读者。

此亦作者之愿望。是为记。

  • 轻松应考、高效赋能
第30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30章:文革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冯骥才:灵魂的巢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