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73章:四六二、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译文】

前人说:“抛弃自己家中无尽宝藏,效仿乞丐到处乞求施舍”又说:“暴富的乞丐不要夸耀财富,那个人家火灶里不冒炊烟?”上面这两句箴言,一句是说看不见自己所拥有的人,一句是说那夸耀自己所拥有的人,这些都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彻底戒除的事。

【注解】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出自明王阳明(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四》:“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意思是抛弃了自家用之不尽、取之不尽的宝藏,像乞丐那样挨门挨户的乞讨。这是一种非常可怜的迷失的状态。无尽藏,佛家语,是“无尽藏海”的简称,比喻无穷道德,此处有道德和财富的双重含意。《大乘义章》说:“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之德,包含曰藏。”沿门持钵,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贫儿,乞丐。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枢密马知节言:‘贫儿乞匄,尽被开封府 赶出城外矣。’”

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引自《颂古》卷一五《上方益颂》为了使学人直下承当,禅宗反复强调人人皆有佛性:“暴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同时卷二有《无量寿颂》:“逆顺短长休要说,谁家屋里灶无烟?”卷二八有《虚堂愚颂》:“君看陌上二三月,那个枝头不带春?”卷二三《惠因净颂》:“那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

箴:〈名〉本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礼记》:“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文体的一种,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晋陆机《文赋》:“箴顿挫而清壮。”箴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箴言,规谏劝戒之言。《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曾运乾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

【评语】

《佛学人门》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心就是佛,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应求诸内心而勿求诸物外。做人也是这样,人人都有自己的良知,而古圣先贤只在自己内心求道,使得修心养性的能力超人。可惜很多人不自知不自修,抛却自家无尽藏。做事做学问的人更要以不自夸不自满为戒,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视实质上的成效;不能妄想走捷径搞短频快,而忽视扎实刻苦的基础;不能总想着外力作用,而忘却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再者,一个心底善良的人,他的子孙所以会繁荣,这并不是一种玄虚的迷信说法,而是一种事理上的必然结果,因为身教言教的关系很重要,就因为父母的心底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也必然以善为出发点作为自己的言行规范,如此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自己的儿孙自然也学得心底善良,自然也都能创下一番事业。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第473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473章:四六二、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洪应明:菜根谭注释评析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