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四五九、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译文】
爵号宫位不宜太过显盛,太过显盛就会处于危险状态;所能的事不应尽实毕力,尽实毕力就会处于衰落状态;品行道谊不宜太过清高,太过清高就会惹来毁谤中伤。
【注解】
爵位:指爵号,官位。见○二二【注解】
盛:〈形〉旺盛,兴盛。《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盛大,隆重。 《礼记中庸》:“官盛任使”。疏:“谓官之盛大。”大,高,显赫。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显盛,显赫隆盛。汉王充《论衡定贤》:“据官爵之尊,望显盛之宠。”
能事:所能之事。《易繫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所擅长之事。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谋猷渊邃,术略入神,智周成败,思洞幽玄,才兼能事,神器无宜,而口不传心,笔不尽意,造次之接,不异凡庸。”
尽毕:尽,〈形〉本义器物中空。《说文》:“尽,器中空也。”〈动〉竭,完,没有了。《广韵》:“尽,竭也,终也。”《小尔雅》:“尽,止也。”尽实,谓完全按照实情。《元典章兵部一正军》:“军马、粮料、衣装、盘缠、钞定,并仰本翼正官公同尽实给散,不得中间尅减。”毕,〈动〉完毕,结束。《史记项羽本纪》:“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毕力,尽力,全力,全部使出。《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行谊:品行,道义。《汉书董仲舒传》:“今世废而不脩,亡以化民,民以故弃行谊而死财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岁之狱以万千数。”道谊,道义。宋戴复古《送侄孙汝白往东嘉》诗:“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评语】
任何事都有个度,所谓“官大担险,树大招风”“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人的爵禄官位不可以太高太盛,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急流勇退,否则很容易招惹出意外的敌人,使自己身陷危境之中,这乃是一种属于自然的天道。古代开国功臣大多被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能急流勇退。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最典型的例子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帮刘邦打下天下后,结局都不相同,因此司马光才很感慨他说:“萧何系狱,韩信诛夷,子房托于神仙。”其实,何止在做官上应知进退,其他事同样应知进退深浅。人和人只要在一起就会产生矛盾,因利益之争,因嫉妒之心,因地位之悬,因才能之较都可能结仇生怨,故做人处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对于自己得意的事物,不可以做得太过,太过则容易颓败,凡事得留余地想。日常的行为不可过于清高,过于清高的人就容易受人排斥,招来种种无谓的诽谤。古代的哲学主张中庸之道,无过犹不及之处。人能行中庸之道,则可大可久,持盈保泰,既不违天之道,亦不背地之理。顺乎人情,本乎天理则无往而不自得,无太盛太过,或过高过亢的弊病。
【注096】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十一集法》同文。无“行谊”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