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二二一、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
劳苦心力之中,常常得到愉悦心情的乐趣;得志满意之时,就会产生失去意愿的悲哀。
【注解】
苦心:费尽心思。《庄子渔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指辛勤地耗在某种工作上的心力。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画马图歌》:“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
悦心之趣:悦心,愉悦心情,心里喜悦。汉刘向《说苑修文》:“嗜欲好恶者,所以悦心也。”趣,〈名〉乐趣,兴趣。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
得意:犹得志。称心,满意。今亦指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见○○八【注解】
失意之悲:失意,不遂心,不得志。《汉书盖宽饶传》:“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悲,〈形〉本义哀伤,痛心。《说文》:“悲,痛也。”悲哀,哀伤痛苦。《史记五帝本纪》:“尧[yáo]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评语】
这个世界可以叫做“忧世”,也就是佛说的“娑婆世界”,译为“堪忍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本是苦恼不能断绝的人生。任何事都不能合乎理想的去做,当你以为很合适的时候,节外生枝的事情出来了;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活在这世界上,遇到任何的恶劣环境与打击时,要能够堪忍才活得下去。我们常常听人说:“天下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苦恼的上面还有苦恼,当苦恼到了极致,一切身世都不存在的时候,精神上反而得到衷心安慰,不免有置身事外的快乐感觉。人世是悲苦是无情,用这样的心来看人生,则入于耳、映于眼者都是苦痛和悲哀。其结果就陷于悲观的深渊了,于是,造成了厌世自杀、愤世嫉俗的人生观,而葬送了一生,这样的人一生是没有什么趣味的。结果,一颗脆弱的心灵,不得不回返自然,也就是使自己的本然之性反璞归真。人们必须抱著勇气,以这个有限的身力去尝试那无限的忧愁。本来人生是痛苦多灾多难的,但我们必须征服这些苦恼,绝对不可以抱着失败的心情。如果我们以悲哀的心情去看天上的月亮,就成了以泪眼观月,而月亮也就带著忧愁了。如果以欢悦的心情去看,月亮也就带著微笑了。人生寻求幸福的唯一道路,就是把时间的苦放下来,由苦的里面找出乐趣来,所以说“苦中有乐”。人生是苦痛的业力现场,而其中又被命运的力量奇妙的支配著,有时自己走到奇妙的环境,在一般人的眼光看来非常幸福,在这得意的舞台上,任何人都很容易忽略过去的苦痛,这时候就撒下了失意的种子,所谓:“苦是乐的种子,乐是苦的根苗。”悲往往是从乐中而来,而衰往往是由盛中而生,这就是所谓 “乐极生悲”,“盛极则衰”。如果不能及时割去苦恼的根苗,得意之时一过,失意之悲哀便马上跟踪而来。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决定自己的一生,不能因一时的苦乐而放弃人生的奋斗。任何事情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苦悲可以转化,得失不是永恒。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看主观上用什么态度对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