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96章:友谊与孝

【原文】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1)。” 朋友之馈(2),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第十》)

【注释】

(1)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指一切料理丧葬等事务。

(2)馈:馈赠。

【语译】

朋友死了,没有亲属宗亲打理葬事,无可归葬,孔子说:“丧事由我来料理吧。”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之类贵重的东西,除非是祭肉,否则也是不拜的。

【研析】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展现孔子体现友谊的部分,不论生死与荣辱,孔子展现友情的真谛。此外,为什么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这也可以体现出古人敬畏祖先的美好传统。

【延伸思考】

1、在你成长过程中,你曾经遇到令你难忘的朋友吗?请试着大家分享你们的

故事。

2、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朋友在人生的路上,给你什么启发和帮助?

【成语故事】

管鲍之交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仲。颖上县北管谷村人。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鲍叔牙(生卒年不详),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

据《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少年时就与鲍叔牙交好,鲍叔非常了解他的贤能。管仲家境贫困,还常常欺负鲍叔,鲍叔始终善待他,不曾有怨言。

后来,管仲侍奉齐国的公子纠,鲍叔牙侍奉公子纠的弟弟小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孙无知篡位。前685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当时公子纠在鲁国,公子小白在莒国,大臣们决定迎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

鲁国派人送公子纠回国,莒国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国。管仲怕小白先回国,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与鲍叔牙快马加鞭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

鲁庄公听说公子小白当了国君,十分生气,就派兵攻打齐国,结果大败而还。在齐国的压力之下,鲁国杀了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

齐桓公即位后,立刻请来鲍叔牙,让他做宰相。但是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还囚在牢中的管仲。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请管仲来做宰相。后来管仲在齐国执政,使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是因为管仲的谋略。

管仲后来回忆道:“我贫穷时,与鲍叔一道做生意,分财利时,总是多拿,鲍叔从不以为我贪,他知道我是因为贫穷的缘故。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有时不顺。我曾经三次作官三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肖,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shàn]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以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认为鲍叔牙善恶分明,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因为管仲不推荐自己接替相位而不满,反而高兴,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司马迁有赞: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其中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知道管仲之贤的不多,而都知道鲍叔能识别人才。

成语“管鲍之交”形容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课后作业】

看完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请谈谈你的体会。

(引导:如鲍叔牙的大公无私、包容、不慕荣利……)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
第96章已经结束,点击进入下一章

第96章:友谊与孝

学名著文库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1/1

返回 论语精讲
加入书架

加入书签

书籍详情 好学名著文库 恢复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