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善人为邦百年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1)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释】
(1) 胜残去杀:指感化凶残的人,使其去恶从善,则可以废除死刑。残,暴戾凶恶的人。杀,代指死刑。
【语译】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研析】
孔子曾言:“为政以德,譬[p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还描述了“仁德”精神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心中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因为施行“德治”,以德服人,必能循序渐进的教化百姓、深得民心,假以时日,那些以人为手法强制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制度,也许便无存在的必要了。
【延伸思考】
1、你看到现今社会上的道德沦丧的问题根源何在?你觉得根本的解决之道为何?强制能改变得了人心吗?请分组讨论举出实例来代表该组的看法。
【阅读资料】
古代仁德之君安邦定国的启示
老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纵观中华历史上罕见的几位仁德之君,无不敬天顺道,施行仁爱,惠泽八方,使万民安康,百业隆昌,文化发达,天下归顺,四海景仰。他们体现了孔子曾经描绘的体现“仁德”精神的社会。
我们举唐太宗为例。
唐太宗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他一即位便立施仁政。他平抑门第,整顿吏治,崇俭薄赋。太宗认为人民为盗乃因“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若“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盗,安用重法邪!”故即位后,他遣散宫女三千余人以省国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贡,轻徭薄赋,使民安居乐业。太宗还十分重视发展农业。他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故注意不夺农时以利生产。贞观五年二月,官吏拟调府兵作太子冠礼之仪仗队,时值春耕,太宗遂下令改于十月举行。此外,又招抚流亡百姓回乡生产。另外,每逢节日,皆有君、臣、民同乐的庆典。百姓安居乐业,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在遇到灾荒之年,太宗还下令开仓救灾。贞观初,关中、关东水旱霜蝗之灾颇重,太宗鉴于隋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遂致灭亡”,认为“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乃下令开仓济民。又拿出御府金帛,赎回因灾被卖子女使归其父母。
“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正是唐太宗深信的君臣之道。唐太宗用人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不计恩怨。因此太宗手下猛将良相无数。著名的文武大臣中,魏征当过道士,尉迟恭做过铁匠,张亮出身农民。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太宗,李靖、尉迟恭是降将,但均被予以重用。太宗从谏如流,他认为“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鼓励臣下进谏,扩大谏官职权,凡诏令不妥须当奏明,不得阿从。对犯颜直谏之臣如魏征爱护备至。魏征曾多次上疏,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纳谏、择善而从。后来魏征死了,他伤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