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吕太后本纪
题解:
《吕太后本纪》在《史记》中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篇章。司马迁为一个女性单独立传,而且列在本纪之中,可见司马迁对于吕后的重视。在《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主要表现了吕后的自私、狭隘和凶残,但是司马迁又不是简单地对吕后持一概否定的态度。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吕后的主要功绩体现在刘邦死后的十几年间,为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为人“刚毅”,作风蛮横,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而且一定会采取严厉的手段。她把戚夫人制成“人彘”,连其亲生儿子都说:“此非人所为”;孝惠帝与其庶兄齐王刘肥在宴会上行“家人”之礼使吕后大为光火,她立即派人拿来毒酒,想把刘肥毒死,吓得刘肥赶紧献出一座城池作为吕后女儿的“汤沐邑”,而且还尊她为“太后”,方得解脱;刘邦的另一个儿子赵王友,因为不喜欢吕后给他指定的王后,竟被吕后活活饿死,另两位赵王也先后被她迫害致死;为了集中权力,吕后规定刘邦所有的子侄都要娶吕姓女子为妻,于是乎竟发生了孝惠帝娶了他同胞姐姐的女儿做皇后的咄咄怪事。
“王诸吕”和“诛诸吕”是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核心,也是本文的主要叙事线索。在后世不少史家看来,“王诸吕”是对刘氏正统政权的极大危害,所以都视之为十恶不赦。而司马迁则在《吕太后本纪》的一开头就点明了吕后的两个哥哥都在刘邦身边为将、那位“长兄”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吕后本人更是“佐高祖定天下”。司马迁不仅如实记述了吕氏家族为汉朝开国立下的汗马功劳,而且还点出吕后执政时也并不放任她的宗亲们胡作非为,特别记载了吕王嘉由于“居处骄恣”,被吕后废黜的事情。整体看来,诸吕还是比较安分的,没做多少祸国殃民的坏事,并不如东汉的外戚问题那样严重。这些,司马迁都作了相当客观的表现,不像后世史家以有色眼镜看待“王诸吕”事件。而“诛诸吕”的众位大臣,在司马迁笔下也不是那么的“正义凛然”:陈平、周勃等人因惧祸而顺遂吕后的私心,在一定程度上为“王诸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吕禄交出兵权是因为受到郦寄父子的欺骗,郦寄不免被世人责骂为卖友求荣之徒;诸吕并没有做过多少坏事却被无情地斩草除根,甚至,无辜的少帝只因刘兴居、滕公等人的争功而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总之,我们应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大可不必对吕后提出过高的要求。固然,她很残忍,可是,如前所述,被后世史家视为正面形象的陈平周勃等人在铲除诸吕时不也相当心狠手辣吗?与其说吕后残忍,还不如说政治斗争是冷酷的。何况,作为男权社会中难得一见的“女主”,作为卷入政治纷争的一名女性,作为以孤儿寡母的弱势统治大一统帝国的掌权者,吕后稍有差池,便会丢了江山,丢了性命,自然要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以至于做出了很多“非人所为”的事情来。
《吕太后本纪》塑造传主的立体形象时不仅注重外部的细节描写,而且还能以传神之笔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亲生儿子死去之时,在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中,吕后的爱子天性都被异化了——“太后哭,泣不下”。直到政治威胁消除后,“其哭乃哀”。这些描写与其说是历史记载不如说是小说手法,是《史记》文学性的一大体现。
正文: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468]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469],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470]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471]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472]见上,益[473]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474],太子得毋废。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475],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孝惠兄也,异母,肥为齐王;余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